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7 07:09:42

本文來源:公衆号「領讀人申怡」

大家好,我是申怡。

今天是早直播預習的第5天,可以看到,咱們的隊伍正在越來越壯大。

就像我曾經看的一個電影情節:

一個人有一天選擇了要開始跑步,慢慢地越來越多人跟着他一起跑,最後隊伍變得越來越長。

這部電影叫《阿甘正傳》。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1

阿甘的身上,有一種執着,心無旁骛的堅定。這樣的堅定,讓他前方的路越來越開闊,最後獲得了國家級别的榮譽。

咱們這個【30天寒假預習營】不也是這樣嗎?

一天天隊伍越來越壯大,大家每天跟着我的早直播堅持預習,堅持下來,必有收獲。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2

(寒假營每日早直播安排)

好了,進入正題。

今天我們要預習的是魯迅先生的《社戲》

大家回憶一下自己以前的語文課,一篇課文講幾節課?

魯迅先生的《社戲》,精講的話,2~3節比較常見,但是我要壓縮到半個小時的預習怎麼講呢?

——講方法!

讓孩子學會怎麼“學”,是比深度講内容更重要的事情。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3

講之前,我們要先知道,《社戲》選自魯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說集《呐喊》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4

那麼咱們思考一個問題,《呐喊》收錄的都是什麼文章?

比如《藥》、《孔乙己》、《故鄉》等,都是痛苦、黑暗的悲劇,再來看《社戲》,講了看戲、聊天、偷豆子,孩子們特别快樂。

為什麼一篇特别歡樂的文章會夾在一堆悲劇裡?

下面,我們就深入地聊一下《社戲》。

1

《社戲》講的是戲

但終點并不是戲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5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6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7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8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9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10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11

魯迅先生寫:

“在20年中,我隻看過兩回中國戲。”

第一回為了看熱鬧,到場看到隻剩中間有幾個座位,他想坐,但人家不讓他坐,說這個是預留座位。

想想看,一個劇場坐滿了人,嘈雜喧鬧,擁擠不堪,就中間幾個好位置空着,留給誰的呢?

一定是權貴。在這樣一個講階層、庸俗冷漠的社會中,“我”這樣的人根本沒有位置。

第二次去看戲,等一個大角,結果周圍鬧哄哄,最後大角也沒來,從此他就不再看戲了。

這兩回,寫的是戲嗎?明顯不是。

寫的是階級分化的嚴重、社會的喧鬧和無秩序,這個社會是如此躁動,讓人不安。

于是他開始寫小時候看戲、和夥伴們偷豆子是多麼快樂。

成年世界的複雜冷漠,和小時候的單純形成鮮明迥異的對比。

所以說,《社戲》的要點并不在戲,也不在景色,更不在于我們印象中的“偷豆子”的活動,那魯迅先生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呢?

是對單純而甯靜的生活的向往。

2

看似懷念的是童年

但諷刺的是“社會”

回憶小時候的片段時,魯迅先生寫,農村好像很落後,但對“我”來說就是樂土。農村親戚關系複雜,人也随和,就是不小心鬧起來打了太公太婆,大家也不會覺得怎樣。

再對比第一次看戲連座位也沒有,農村是多麼自由的所在!

我們再看這裡的“人”和“景”:

十二歲的雙喜乘船帶孩子們去看戲。

那航船,像一條大白魚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裡蹿,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來。

景色描寫突出了人物的快樂、少年的風采,風景美、童趣美,滿心滿眼都是自由和快樂。

再看偷豆子的時候,雙喜問:

“阿阿,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

阿發沒有說可别偷我們家的,而是看了一看,直起身子來說,偷我們家的吧,我們家的大!

這是什麼?無私。

淳樸的背後都是無私,這些在城裡人看起來很“傻”的品質,恰恰能構成最好的社會面貌,構成一個幹淨、純淨的社會。

這段看似在寫孩子們的故事,實際上寫的是什麼?——社會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12

3

中國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

有同一個母題

大家都知道一個綜藝節目,叫《向往的生活》,它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呢?

有人說了,因為那是大家理想中的生活。

沒錯,同樣展示美好生活的文章還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寫出了多少人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咱們來看一段原文: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見到漁人,非常驚訝,怎麼來了一個外人?

于是問他從哪裡來,然後邀請漁人到家裡做客,好酒好菜招待,村裡的人一看來了客人,紛紛來問,從此以後大擺宴席,吃完這家吃那家。

試想,如果在現在,門口看到一個陌生人,還有誰會邀請他回家去吃飯?

要是有一家人請了一個陌生人吃飯,現在的人是不是就會說“他們家可真傻,居然去請一個外人進家吃飯。”

所以你會發現不管是古代的《桃花源記》還是現代的《魯迅》,他們表達的東西,竟然是那麼地統一。

桃花源代表什麼?

《社戲》裡的童年農村生活代表什麼?

代表的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魯迅當時面臨的社會我們都了解;陶淵明同樣,他所在的東晉,也是政治混亂鬥争頻繁,聽過我講《世說新語》的都知道,那麼帥的嵇康都在政治鬥争中被人家給幹掉了,陶淵明說我不玩,我本身就混不了一集就得領盒飯,所以要找一個“桃花源”。

其實不管是魯迅還是陶淵明,他們之所以要寫《社戲》或者《桃花源記》,都是因為面臨的生活和社會太累了,太複雜了。

就像我們忙碌的成年人,下班後一樣會幻想沒有壓力、幹淨純潔的世外桃源,文章之間能相互串聯,也能串聯到我們的生活。

所以你看,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是共通的,這就是我說的為什麼我們要學古詩詞,要學文言文?當你學了《桃花源記》,你還怕理解不了魯迅的《社戲》嗎。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13

我再問一個問題,如果不考慮提高語文成績,你會更願意讀什麼樣的文章?

或者說,孩子更願意讀什麼樣的文章?

一定是有矛盾點的文章。

比如《社戲》為什麼收錄在《呐喊》裡?

陶淵明為什麼寫《桃花源記》?

讀之前要先設問題,找到矛盾點。

那預習時,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呢?

有,讀全文。

關于《社戲》,大家以前可能都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但通讀全文以後,是不是變得更加透徹?

孩子也是一樣,不同年級學習的段落不一樣,當孩子把文章連起來讀通,就能抓住強烈的對比,理解作者意圖,聯系到生活裡,産生感悟。

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和陶淵明都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千年前和千年後,一脈相承,其實哪怕外國文學,也能聯系到古文言文。

這,就是經典的力量。

我們每天直播預習是在學習什麼?我們在學習練功,呼吸吐納,學方法。

所以不光要讀現代文,讀《桃花源記》,還要讀文言文的天花闆《古文觀止》,整個都讀通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語文是一層窗戶紙,隻要捅破,那麼你就看到一片光明。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14

最後,我們來聊聊讀書的意義,我們讀魯迅的《社戲》,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沒有發現一個共同點?

都是一個心靈栖息地。

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希望我們都能夠找到桃花源,解放自己,找到空間來釋放自己。

比如約朋友唱歌、密室逃生,那都是我們的桃花源。

假如孩子突然有一天很不聽話,或者爸爸媽媽突然發脾氣,你要想,也許他們隻是累了,需要一點空間而已。

所以,不論是孩子和家長,我們都要學會相互體諒。

也要學着去找到那個,你心中的桃花源。


*本文來源于申怡老師的早8點【30天寒假預習營】。

魯迅的社戲經典語錄(深度解讀魯迅社戲)15

周四早8點,在視頻号「領讀人申怡」直播間,繼續預習《阿Q正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