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4:42:20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東莞三賤寶)1

陳皮檸檬膏、陳皮榄和柑普茶。本版圖片均由東莞時報記者 李夢穎 攝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東莞三賤寶)2

陳皮加工成的陳皮細絲。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東莞三賤寶)3

剛剛剝好的果皮正在風幹。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東莞三賤寶)4

黃高順正在曬制陳皮。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東莞三賤寶)5

黃高順和兒子。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東莞三賤寶)6

黃高順存備的陳皮。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東莞三賤寶)7

挑選好的果皮,要看得見細孔。

東莞時報記者 李夢穎 攝

廣東人眼中的陳皮(東莞三賤寶)8

陳皮,時光的味道

前幾天,東莞還是秋高氣爽的時候,走在馬路上,時不時能看到許多人家在屋頂或門前曬陳皮。在一處小院落前,幾縷陽光穿過稀疏的樹葉,灑落在一個竹篩子上,竹篩子上淡黃色的橘子皮腆着白色的肚子,懶洋洋的,像極了它身邊曬太陽的老人。

這樣的情景,讓人感覺到時光的味道。從前的午後,爺爺就是這樣在屋腳曬太陽,給筆記說着古老的傳說。而陳皮本身,就是時間的産物,随着時間的陳化,越久越香,越老越珍貴。

說起陳皮,對閩南潮汕一帶的孩子來說,最初的味道是甜甜鹹鹹的,那種用陳皮腌制的零食,伴随着許多節慶度過。每年農曆的節慶,我和大人在戲台看潮劇,大人看的是戲,我看的是那包鹹鹹甜甜的陳皮。而作為陳皮的前身,橘子皮,也是很有用處的。也是在農曆的節慶裡,姐姐會炸油角,油角裡面除了花生芝麻外,必然有橘子皮,有了橘子皮的油角特别香。

一片片陳皮,于不少人而言,那是童年時的味道。

而作為東莞三寶之一的陳皮,在東莞更為人所熟知。對許多同齡的本地人而言,哪個小時候沒喝過爸爸媽媽用陳皮煲的湯、煮的糖水、沖的茶;沒喝過爺爺奶奶用陳皮榄熬的粥、炖的湯,甚至在喉嚨不舒服時,喝過他們用陳皮檸檬膏沖的藥水。可以說,陳皮,這個原本至低至賤的果皮,經過時間的陳化,奇妙地芳香襲人,給人時光的味道。

随着時間跳躍,我們也逐漸長大,經曆些許人事,開始懷念曾經的那種味道:味辛苦、性溫和。這是陳皮的味道。有人說,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遇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有時候不盡如人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的生活如果也有一味如陳皮的藥來調劑一下,或者能碰到如陳皮一般性情,接觸越久越有魅力的朋友,那應該多美好。

因為那種經曆時光後所形成的情懷,在快節奏的今天,是急功近利的現代人所缺乏的。

東莞時間網訊在東莞,人們對陳皮并不陌生,泡茶、煲湯、煮糖水等都會用到它。“陳皮、鹹榄、禾稈草,這是東莞的‘三賤寶’。說它們賤,是因為它們确實很普通、不貴的東西,說它們是寶,是因為它們很有用,價值很高。”說起陳皮,1987年生的本地小夥黃高順笑着說,小時候過年時,媽媽和婆婆會把吃完的椪柑的果皮收集起來,曬制成陳皮,用于煲湯,做糖水,甚至熬成藥水給他治喉嚨疼。

如今的黃高順做起了陳皮生意,平時喜歡動腦、喜歡折騰的他,不僅申請了“一種柑橘普洱茶制作”的實用專利,還一直嘗試着用傳統的方式制作陳皮榄、陳皮檸檬膏等,并不斷改良制作技術,形成标準化數據。

在黃高順心中,這些東西不僅是個“寶”,更是有記憶、有情懷的,如果不努力去“恢複”它們,随着時間的流逝,會丢失在曆史長河之中。“目前我正在申請商标,未來計劃将東莞這些老手藝做成一個能被人熟知的好的品牌。” 黃高順說。

“東莞三賤寶”的兒時記憶

黃高順是萬江新村人,上幾輩人是做腐竹,但到了他這裡反而做起了陳皮生意來,三四個月前還在萬江茶業市場開了自己的陳皮店。說起轉身為“陳皮佬”,黃高順笑着說,是“偶然”,但當他分析起兩個行業情況時,卻有那麼點時代況味。

黃高順說,随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腐竹不再是人們攝入蛋白質的必需品,做腐竹至關重要的水質環境也變了,再加上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在被批鬥的那段歲月中,許多腐竹制作工藝也丢失了,且恢複制作腐竹所需設備條件比較嚴苛,成本較高等原因,他沒有選擇恢複腐竹的制作,而是選擇了相對比較簡單、市場需求比較大的陳皮。“現在的陳皮越來越講究,越來越值錢了。”黃高順笑着說。

“以前的陳皮制作不會很講究,也不會追求一定要新會的橘子。”黃高順回憶說,兒時每年過節,媽媽都會買些椪柑回家,吃完橘子,一貫勤儉節約的媽媽不舍得把橘子皮丢掉,就收集起來曬制成陳皮收藏起來,以供平時煲湯用。

每年從9月份重陽節左右摘取的青橘到12月份的微紅、二紅,再到冬至前後的大紅,黃高順的媽媽都會将果皮存儲下來,尤其是大紅,果皮含糖量比較高,容易遭受蟲蛀,媽媽會将這些陳皮放到家裡的棗紅糯米裡面。“目前我家就剩下這點棗紅糯米了,還是28年前的。”黃高順指着一小玻璃罐棗紅糯米笑着說,這麼多年來,他媽媽存了很多陳皮,前不久還把一批有十幾年曆史的老陳皮送給賣豬紅粥的鄰居,“别人用得着就送人,别浪費了。”

除了煲湯,黃高順還經常喝到用陳皮做成的糖水,也喝過用陳皮熬出來的藥水。“婆婆也經常用陳皮做些祛濕的糖水,還會用陳皮、檸檬和黃冰糖熬制成陳皮檸檬膏,沖水給我治喉嚨。”黃高順說,陳皮用處還有很多,小時候喝過很多大人做的東西,但他自己不知道怎麼作用,有時候還很挑剔,“不甜,還不願意喝。”

申請了柑橘普洱茶的實用專利

2009年,黃高順文秘專業畢業後,當了一陣子導遊後,跟同學合夥做電商,賣茶業。後來同學要回雲南,留下幾十噸茶業給他賒銷。在這個過程中,黃高順發現,在新會散茶比較受歡迎,會用散茶去制作柑普茶。“我當時看他們在制作柑普茶,覺得很好奇,跟他們交流了一下,覺得自己能做,而且能做得比他們好,就買了一千斤新會橘子。”黃高順笑着說,他完全沒想到,那一千斤就被一個客戶買掉了,此後他又繼續投産,做着做着,才幾個月就銷售了幾萬斤。

“柑普茶新會一直都有做,但傳播不廣,制作的量比較少,後來被某個大品牌的普洱相中,并進行産業标準化生産和全國鋪貨,産量一下子擴大了200倍左右,未來用陳皮做茶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現在北京、青島等北方地區也開始接受陳皮了。”黃高順說,他在做柑普茶的過程中,新會那邊做的柑普茶都有一層包裝紙包着,黃高順覺得這種包裝既不美觀,也不利于陳皮陳化,印刷又貴,随便印刷一次就要上千塊,關鍵還要請人工包裝,費時費力費錢,于是就開始倒騰,看看能不能改進柑普茶。

經過一段時間的多次試驗,黃高順成功了,并以“一種柑橘普洱茶”的名稱申請了實用性專利。在黃高順的店裡,記者發現有各種大小、顔色各異的柑普茶。他會根據橘子的個頭,裝進不同比例的茶業,一些個頭較小的還會在柑橘上面打幾個小孔,便于茶業與熱水接觸。“我雖然是讀中文的,但高中時物理化學學得還不錯。”黃高順笑着說,這個專利在柑橘的封口、烘焙、茶葉與柑橘的比例等都有改進。“陳皮與茶葉的出味時間和時長不一樣,這種柑普茶可以縮小茶葉與熱水的接觸面積,讓茶葉和陳皮出味同步,一泡茶能泡得更長久又一直保有滋味。”

“把記憶中的東西慢慢恢複回來”

自從接觸陳皮生意之後,平時就喜歡沒事瞎琢磨的黃高順,就開始探索與陳皮有關的事情。為了深入了解這個行業,并收購到好的新會陳皮,他還慕名拜訪了陳皮界名人、新會陳皮村的張健民(陳皮張),不僅獲得了陳皮張的墨寶,還在他的帶領下收購了許多正宗的新會陳皮。

今年,黃高順就用新會陳皮制作了三噸東莞陳皮榄,有一些還擺在他店裡,這些陳皮榄就是用陳皮包着一兩顆鹹橄榄,用禾稈草紮起來,放在玻璃缸中用粗粒鹽腌制。從黃高順和他媽媽現場演示的包法有兩種,一種是兩顆鹹榄的,包成像道滘裹蒸粽一樣的正方體,另一種是單顆鹹榄的,包成橄榄形。黃高順比較喜歡單顆橄榄的,覺得其大小适用,放在保溫杯中等也比較方便。

“用東莞三賤寶做成的陳皮榄,我從小就見過,用于煲骨頭湯、熬粥、泡水等都很好。我不怎麼會做,主要是我媽媽在做。”黃高順笑着說,他現在就是要從長輩那裡,把這些“老東西”挖掘出來。此前,有幾個阿姨常來他店旁邊拾荒,黃高順跟他們聊天後發現,她們都是附近的居民,而且都會做陳皮榄等陳皮制品,于是黃高順就讓她們到店裡幫忙。“剝皮、曬制、包陳皮榄等都交給她們,我叫她們不要着急,慢慢做,包漂亮點。”

為了挖掘和改進兒時婆婆給自己熬制的陳皮檸檬膏,黃高順根據婆婆的配方自己熬制改進。第一次實驗時,做了四大鍋,每鍋中的陳皮、冰糖和檸檬的比例都不一樣,然後用柴火隔水炖12個小時……就這樣,黃高順用了一個多星期,多次試驗,最終研制出了改進版的陳皮檸檬膏。“小時候每次喉嚨疼的時候,婆婆就會拿陳皮檸檬膏沖開水給我喝,但她制作時的搭配比例比較随意,有時候很難喝。”黃高順笑着說,我每次熬出成品後,就送給朋友,讓朋友嘗試一下,給予反饋意見。

此外,黃高順還嘗試用陳皮來搭配茶葉,有的直接和茶葉搭配壓制成茶餅,更多的用機器,将陳皮切成大小不同的陳皮絲,根據粗細搭配不同茶葉。“其實老一輩有很多陳皮制作技藝,我見過或沒見過的都有,我就像這些是上一輩人有記憶有情懷的東西,如果我再不找回來,很可能在過一段時間就丢了。”黃高順說。

知多D

東莞三寶

所謂東莞三寶,有多種說法,其中有一說,便是“陳皮,鹹榄,禾稈草”,吃三寶對喉嚨痛、咳嗽、口幹、發炎、上火很有效。

其中, 陳皮,9至12月果實成熟時,摘下果實,剝取果皮(一般割成3至4瓣),陰幹或通風幹燥。陳皮所含揮發油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多,胃腸蠕動加快,并可使呼吸道黏膜的分泌增加,有利痰液排出。多用于濕痰,寒痰咳嗽,脾胃氣滞症。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橄榄的運用很廣,腌制成鹹榄,不僅可食,還有藥用功能,主治咽喉熱痛,口幹舌燥,食滞洩瀉,魚骨鲠喉,魚鼈中毒,酒毒等。

禾稈草,便是成熟禾稼收獲脫谷後的莖稈,無食用價值,但用途最廣。粵語有一句話說:“識佢就系寶,吳識佢就系草”,明言禾稈草(也泛指藥草)所謂“賤”或“寶”的價值判斷全賴于觀者有無足夠的學識和經驗。

其中,将集此三寶于一身的,便是陳皮榄。包紮後的陳皮榄,用粗鹽放在玻璃罐上腌制一年以上,才能用來泡茶喝。陳皮榄腌制的時間越長,功效越好,用粗鹽腌制的陳皮榄甚至放上十幾年也不會變質。而由于腌制過,陳皮榄泡的水喝起來味道偏鹹,一顆陳皮榄,即使已經泡了一天的水了,還能嘗到當中淡淡的鹹味。

齊動手

陳皮的制作

其實,陳皮的制作方法并不難,自己在家裡就可以做。

1、開皮,将果蒂朝下,從果頂向果蒂縱劃三刀,留果蒂部項鍊,正三瓣剝開(注意表面發黴的橘皮不要使用)。

2、翻皮,選擇晴朗的天氣,将開好的果皮放在當風、當陽處,使其自然失水萎縮,當質地變軟後翻皮,橘白朝外。

3、幹皮,這分為曬幹和風幹兩種辦法,前者是在晴朗幹燥天氣将果皮自然晾幹,後者則是将果皮放在容器内,在低溫烘房(最高溫度不超過45℃)烘幹。

4、陳皮是陳得越久越好,一般應放置隔年後再用。

陳皮榄的制作

1、先把陳皮(或橘子皮)、鹹橄榄、禾稈草(或莞草)準備好。一塊陳皮就配一個(或多個)鹹橄榄,一條禾稈草。

2、然後用陳皮把榄角包起來,再用禾稈草紮起來。紮法有多種,比如有多顆鹹榄的話,可包紮成方形,類似道滘裹蒸粽的包法,如果是單顆鹹榄,可以包成橄榄形。

3、剪去多餘的禾稈草,将毛邊修剪整齊美觀。将紮好的陳皮榄在密封無水的容器裡,撒鹽腌制。

4、一段時間後,成品出來了。時間越久越好,但腌制時間最少要一年才能食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