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女士家的寶寶出生50天了,最近吐奶吐得特别厲害,有時吃着奶就會吐,有時吃完就吐,甚至還會從鼻子裡面流出來,而且每次吐奶的時候都特别難受。“寶寶吐奶跟成人的胃食管反流病一樣,都是贲門功能不全的表現。”吳繼敏說,随着寶寶食管括約肌發育得更強健,90%以上的寶寶都會在1歲以内自行痊愈,有些寶寶或許需要更長時間。然而,還有一些發育存在缺陷的寶寶,就可能出現從出生到成年,一直都有反流的情況。
正常來說,我們吃東西的過程是通過口腔的咀嚼、食管的收縮蠕動,使食物進入胃,是一個向下的過程;而胃食管反流則相反,它是一個向上的過程:已經進入到胃内的食物逆向越過贲門,反流到食管,甚至咽喉、口腔、鼻腔。
“其實胃食管反流不是胃出了問題,而是贲門。”吳繼敏說,贲門是食管肌層增厚形成的括約肌,位于食管和胃的連接處,就好比一個“閥門”。正常情況下,食物進入胃内,會在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下被分解,此時,食管下括約肌收縮,“閥門”關閉。
如果我們長期暴飲暴食,油膩食物、碳酸飲料攝入過多,贲門長期超負荷工作,處于高壓狀态,就會出現勞損、松弛,關閉不嚴等情況,從而導緻進入到胃内的食物和胃酸等就會反流出來。胃内物質(胃酸、胃蛋白酶、膽汁等)的腐蝕性很強,其反流向上所經過的部位,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損傷,在這一過程中,可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症狀和(或)并發症,就叫胃食管反流病。
年輕女人做霧化吸入,兒子和觸動他的前額
關閉的女人痛苦的咳嗽
慢性哮喘,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
76歲的王阿姨1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咳痰伴喘息,服用抗生素藥物後,症狀暫時緩解,可一受涼或進入冬季,病情逐漸加重。多次住院治療,都被診斷為“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治療一段時間後沒有明顯好轉,咳嗽、咳痰越來越厲害,還出現了腹脹、反酸,晚間睡覺不能平卧,夜間經常被憋醒,差點搭上了性命。她來到火箭軍總醫院胃食管反流病科後,經過詳細檢查,讓她意想不到的是,竟被明确診斷為胃食管反流病,後來經過抗反流微創手術治療,咳嗽、咳痰症狀立即消失,反酸、腹脹症狀完全消除。
吳繼敏說,現在火箭軍總醫院胃食管反流病科每年的門診量大概有1萬多人次,該中心從2006年成立至今,接診的患者中,除了反酸、燒心等消化道症狀外,1/3以上還伴有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狀。
這些患者長期被當成單純的哮喘來治,結果越治越糟。他們當中年齡最小的才十幾歲,最大的80多歲。“如果反複的肺部檢查沒有問題,強力的抗感染、止咳化痰和激素治療效果均不好,就要考慮胃食管反流的可能。慢性哮喘病人中,大約有20%左右的患者,實際上隻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種臨床表現,并不是真正的哮喘,這部分患者通過抗反流治療後,其哮喘症狀可消除。”吳繼敏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