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8 13:41:21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設置經濟特區,并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暫行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正式誕生,肩負起改革開放“先行一步”的曆史重任。

從南粵邊陲默默無聞的“小漁村”,到快速發展為現代化的國際都市,深圳經濟特區的飛躍發展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史上的奇迹。

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影像記憶就像這座城市的年輪,是深圳特區發展過程中巨變的縮影,是中國掀起改革開放大潮、引領計劃體制到市場體制深刻變革壯舉的生動注腳。翻看一幅幅記錄深圳經濟特區大街小巷的照片,我們一同回顧過往,展望未來。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

↑這是1981年拍攝的建設中的深圳經濟特區羅湖小區。新華社記者潘家珉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

↑1982年,深圳市無線電廠的工人在裝配電子手表。新華社記者李長永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

↑1983年11月,深圳經濟特區直升機場投入使用,圖為候機室和指揮塔大樓。新華社記者陳學思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4

↑這是1984年拍攝的深圳三洋電機(蛇口)有限公司的電子線路闆裝配生産線。新華社記者李長永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5

↑1985年,深圳大學建築系二年級學生在上建築美術課。新華社記者潘家珉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6

↑這是1986年拍攝的中國深圳技術交易會會場外景。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以出口技術為主的大型交易會。新華社記者潘家珉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7

↑這是1987年拍攝的深圳市筍崗進出口貨物鐵路編組站。新華社記者韓曉華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8

↑這是1988年拍攝的深圳市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男女主人都從事美術工作,5歲的女兒也愛畫畫。新華社記者陳小波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9

↑1989年,一批旅客通過深圳市羅湖口岸出境。新華社記者黃景達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0

↑1990年,我國内地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深圳市解放路光華樓西華宮正式開業。新華社記者張肄文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1

↑1991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一樓大廳裡每天都擠滿了等候購買股票的顧客。深圳證券交易所于1991年7月3日正式開業。新華社記者黃鑒秋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2

↑1992年,深圳市民争先恐後搶購上市股票。新華社記者潘家珉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3

↑1993年,深圳特區的“打工妹”在排隊向内地彙款。10年間,深圳臨時工從郵局彙往内地的款項多達40多億元人民币。當時,每逢星期天,郵局就出現排隊彙款的長龍。新華社記者黃鑒秋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4

↑這是1994年拍攝的深圳市深南中路的巨幅金融廣告牌。當時,深圳的金融事業發展迅速,刺激了特區金融廣告業的發展。新華社記者劉彥武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5

↑1995年,人們在深圳圖書館内看書。深圳圖書館是“全國文明圖書館”。每逢星期天,這裡總是座無虛席。新華社記者蔡國勝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6

↑這是1996年拍攝的深圳京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打工妹”下班的情景。深圳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外來的“打工妹”帶來了就業機遇。新華社記者蔡國勝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7

↑1997年11月11日,在深圳市寶安區25區寶恒工業區,由于宿舍沒有陽台,“打工妹”将衣服一排排地挂在宿舍門口晾曬。CICPHOTO/黃建華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8

↑1998年,外地求職者在深圳人才交流中心觀看顯示屏上的招聘事項。新華社記者陳學思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19

↑1999年,深圳市羅湖商業城與香港僅“一步之遙”,香港清雅越劇社的5名社員相約結伴到深圳市羅湖商業城的曲藝廳中“過戲瘾”。新華社記者陳學思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0

↑這是2000年8月拍攝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築群。新華社記者陳學思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1

↑2001年6月19日,“北京奧運、炎黃之光——海峽兩岸長跑活動”到達深圳,海峽兩岸的長跑健兒在活動中出發。新華社記者盧炳輝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2

↑這是2002年12月16日拍攝的深圳市小梅沙海濱。CICPHOTO/蒙鐘德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3

↑這是2003年8月俯拍的深圳市大梅沙海濱公園。CICPHOTO/陳忠和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4

↑2004年11月26日,深圳地鐵1号線羅湖線站台開始最後調試。深圳地鐵一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8日全線開通并試運營。CICPHOTO/鈕一新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5

↑2005年1月3日,遊客在深圳市羅湖區東門步行街購物、遊玩。CICPHOTO/黃建華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6

↑2006年7月23日,遊客在深圳市錦繡中華民俗村參加潑水狂歡。CICPHOTO/袁水靈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7

↑2007年10月2日,參加第十屆深圳“龍鳳大典”的100對新人在深圳市錦繡中華縮微景區内的“長城”邊組成一條長長的“人龍”,祈福愛情長長久久。CICPHOTO/袁水靈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8

↑2008年4月28日,義工們參加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開館儀式。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是全國首家以勞務工曆史為題材的專題性博物館。CICPHOTO/黃建華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29

↑2009年12月15日,首批非廣東籍深圳居民赴香港“個人遊”成員乘車赴香港旅行。CICPHOTO/袁水靈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0

↑這是2010年8月14日拍攝的深圳市鹽田港。CICPHOTO/袁水靈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1

↑2011年7月6日,深圳地鐵3号線“大運專列”開進大運站。當年8月,深圳市舉辦了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CICPHOTO/李堅強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2

↑2012年2月9日,比亞迪公司深圳坪山總部工廠招聘現場人潮湧動。CICPHOTO/李堅強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3

↑2013年10月13日,遊客在參加深圳市第十一屆羊台山登山節活動。CICPHOTO/黃建華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4

↑2014年9月28日,在深圳市大芬美術館廣場,500名畫家在2014“大芬十年”油畫創作大賽現場同時作畫。CICPHOTO/黃建華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5

↑這是2015年1月19日拍攝的建設中的深圳市寶安區大鏟灣港區填海區域(遠期區)。CICPHOTO/黃建華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6

↑2016年6月8日,在第16屆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龍舟邀請賽上,龍舟隊做賽前準備。CICPHOTO/袁水靈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7

↑這是2017年5月14日拍攝的深圳市赤灣港。CICPHOTO/吳斌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8

↑這是2018年8月5日拍攝的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鎮雙擁碼頭的晨曦。(無人機照片)CICPHOTO/吳斌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39

↑2019年1月3日,遊客在深圳灣觀鳥。CICPHOTO/藍軍 攝

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城市變遷深圳經濟特區40年影像記憶)40

↑這是2020年6月17日拍攝的深圳南山區、福田區和羅湖區新貌。(無人機照片)CICPHOTO/吳斌 攝

策劃:段芝璞

監制:黃文

編輯:王丹、黎穎、劉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