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廣東廣西海南的朋友圈都在曬荔枝。今年荔枝大豐收,喜歡吃荔枝的朋友有口福了。
今年荔枝大豐收,喜歡吃荔枝的朋友有口福了。
有點年紀的朋友都知道,著名粵劇演員紅線女有一首粵語歌曲《荔枝頌》,歌聲簡直比荔枝還甜。
荔枝和龍眼都是嶺南佳果,在植物學書上,他們都是無患子家族的一員。其實,除了荔枝龍眼,無患子家族還有不少帥哥靓妹。
龍眼也快成熟了
首先,得介紹無患子科的科代表無患子。 無患子主産我國長江以南各省。最早記載無患子的書是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在這本書裡,無患子叫“恒”。
無患子樹形優美,說是玉樹臨風也不為過
開始叫他無患子的是唐代《開寶本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叫他木患子,四川人叫他油患子,海南人則叫他苦患樹,台灣叫他黃目樹、目浪樹,還有的地方叫他油羅樹、洗手果、假龍眼等等。
無患子作為科代表,顔值當然是不能太低的
上世紀70年代,農村沒有肥皂洗衣粉時,農民用無患子的果肉來替代肥皂洗衣服,搓起來也像肥皂一樣有泡沫,但是沒有肥皂那麼多。無患子的果肉也可以吃,有點甜,有點黏,所以不敢多吃。
無患子成熟時滿樹金黃
北宋文學家、孔子後裔孔平仲曾有一首本草詩,詩中提到了無患子等好幾種本草植物,饒有風趣:“久客烏頭白,家無石斛儲。銅青即金紫,無患子窮居。”清朝張問陶也有一首勵志詩,寫到了無患子:“野樹尚稱無患子,男兒翻作可憐蟲。”
無患子樹可供園林觀賞,他還有佛緣,是佛教經典中記載的吉祥樹,用無患子的種子做的佛串念珠叫菩提子,據說,還有佛經就叫《木患子經》呢。無患子的木材燃燒起來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無患子做的念珠據說是上等佳品
除了帥哥無患子,有一種叫國慶花的無患子科植物,也是聲名在外,這種植物叫複羽葉栾樹,因為它花期在國慶前後,所以園林上叫他國慶花。
複羽葉栾樹在國慶前後開花,所以園林上叫他國慶花。
國慶花的果有點像燈籠,成熟後略帶紅色,觀賞效果比開花還好,深受園林工作者喜愛。
國慶花的果有點像燈籠觀賞效果比開花還好看
複羽葉栾樹開花結果的季節在深秋,那時開花植物很少,更加顯得難能可貴。
國慶花結果勝觀花
除了大帥哥,無患子科也有一個小妹妹,長得呆萌可愛,這個小妹妹在專業書上叫倒地鈴,可惜,農村叫她鬼燈籠,。
倒地鈴的花呆萌可愛
倒地鈴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四川、重慶、江蘇、福建、雲南、廣東、廣西、海南、台灣等省份都有它的倩影,作為觀賞植物栽培應用。
倒地鈴的果呆萌可愛,可是農村叫她鬼燈籠
好像大部分無患子科植物都在南方。不過,北方有一種無患子科植物,也是樹中翹楚,這種植物就是文冠果。
文冠果的花放大起來挺不錯
文冠果産自我國北方大部分省區,北可至内蒙古,南可至河南皆可見,甯夏、甘肅、遼甯、北京許多省份都有栽培。
文冠果雖然不夠高大威猛,卻也溫文儒雅
文冠果種子可以吃,有點像闆栗的味道,也可以榨油。不過,現代生物科學發現文冠果有更重要的本草用途。
文冠果的味道有點像闆栗
文冠果因為其特殊的生命科學用途,北方不少地方都開始大力推廣種植。
回到文首,荔枝因楊貴妃喜歡而聞名北方,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和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荔枝最好的廣告詞。
荔枝産熱帶,至今海南原始森林中還有野生荔枝分布。明代海南才子邱浚有詩贊曰:“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绛紗”,似乎比杜牧、蘇東坡的更傳神,且少了一點牢騷話。
關于龍眼的詩,則多是與荔枝一起吟誦的,蘇東坡有兩首,感覺一般。倒是楊萬裡的桂圓詩,寫得不錯,卻好像是寫桂花的,抄錄如下:桂樹冰輪兩不齊,桂圓不似月圓時。吳剛玉斧何曾巧,斫盡南枝放北枝。”
關于這個問題,各位朋友,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讨論。圖片引自網絡,大家将就着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