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曆:很早就聽說過某句話,甚至也經常使用,但一直不知道出自哪裡。直到某天不經意間讀到某本書,看了某部電影才發現:哦,原來這句話出自這裡。
今天,小編搜集到了一些我們熟悉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來自哪裡的吧。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句話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平時用得也多,但其實,哲學家尼采在100多年前就說過差不多的話了,在他1886年寫的《善惡的彼岸》一書中,有這樣一段:
《善惡的彼岸》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尼采可能是哲學家中成名語錄最多的,他的著作很多在形式上就是格言的彙編。有網友表示:毫不懷疑尼采如果活到今天,一定是個微博作家。這句話出自他的《善惡的彼岸》一書中的第四章《格言與插曲》:
“與怪獸搏鬥的時候要謹防自己也變成怪獸。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翻譯略有差異)
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
這個關于伴侶考驗的“千古難題”,居然是劇作大師曹禺在《原野》裡提的!
《原野》裡,花金子(即焦花氏)嫁給焦大星之後,婆媳關系緊張,花金子便向焦大星提了這個問題,劇本裡這段是這樣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這句幾乎已經被用“濫”了的情話,它來自湯顯祖的《牡丹亭》,出現在作者題詞部分:
《牡丹亭記·題詞》
天下女子有情,甯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後死。死三年矣,複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挂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将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考談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他們說的話,我連标點符号都不信
這也算是一句常見的“網紅句”了,時不時就能看到。這句話是出自作家餘華的小說《第七天》:
一别兩寬,各生歡喜
這八個字令無數網友發出婚姻不易的感慨。這句話其實大有出處,它來自唐代的敦煌文書——《放妻書》(相當于現在的離婚協議書)。
《放妻書》
(節選)
“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之夫婦。若結緣不合,比是怨家,故來相對……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婵鬓,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别兩寬,各生歡喜。”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很多人知道這句話是通過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此句為電影中宮二的父親對葉問說的一句話。
其實,這句話出自《李叔同<晚晴集>人生解讀》。
《李叔同<晚晴集>人生解讀》
(節選)
世界是個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你大聲喊唱,山谷雷鳴,音傳千裡,一疊一疊,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因它在傳遞你心間的聲音,綿綿不絕,遂相印于心。
甜過初戀
有一陣子,這句水果攤上的文案很火,其實,汪曾祺先生曾寫過一個小故事《水果店》,可以說幾乎是這句話的擴展版本:
《水果店》
江陰有幾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對壽山公園的一家,水果多,個大,飽滿,新鮮。一進門,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美。這香味不是時有時無,時濃時淡,一陣一陣的,而是從早到晚都是這麼香,一種長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
我後來到過很多地方,走進過很多水果店,都沒有這家水果店的濃厚的果香。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遠不忘。
那年我正在戀愛,初戀。
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和晚安
這也是網絡上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一句話,有點溫暖,也有點傷感,出自1998年的電影《楚門的世界》(翻譯略有差異)。
腹有詩書氣自華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情人眼裡出西施
人生若隻如初見
這些句子,聽上去像是俗語和大白話,其實都出自古詩。
“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蘇轼的《和董傳留别》(節選)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随舉子踏槐花。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出自魚玄機的《贈鄰女》(節選)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情人眼裡出西施”出自黃增的《集杭州俗語詩》(節選)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
“人生若隻如初見”出自納蘭容若的《木蘭花·拟古決絕詞柬友》(節選)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自黃景仁的《雜感》(節選)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谶,春鳥秋蟲自作聲。
寫在最後
一個有力量的句子往往能引起一群人,甚至幾代人的情感共鳴。
一本書如果能夠借助其中一個句子出圈原本是好事,但是在傳播過程中難免發生濫用甚至曲解的情況,這樣的傳播确實會消解這句話原有的含義和力量。
所以,大家在讀到一個好句子時不妨更進一步的去讀一讀它的原文,看看它在原作中到底起到了怎樣的分量,從而讓我們也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創作本意。
來源:甘肅省圖書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