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與韌讀書會#有這麼一本書名直白的書:《好聽》。作為一個從小就對聲音敏感的音控,且曾經對自己聲音還算較滿意的人來說,之前并沒有發現原來聲音經過練習,也是可以有所改進的(一直以為好聲音都是天生的)。
最開始是被名字所吸引,言簡意赅卻戳中了我的興奮點。因為随着我越來越想展示聲音,卻越來越多地發現并不盡如人意的發聲效果。很多人都聽了我的錄音都會說,嗯,音色還可以。言外之意其實我自己也明白,氣息和聲音表達都存在着很多問題。
讀完這本書後,我想寫點什麼來留作紀念。
當然,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是工具書,需要常看常用,更是我的心靈契合書,其中好多觀點以及方法都是我之前懵懂了解而并不透徹明白的。
在這篇文章裡我将從内心感悟、幹貨整理兩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第一,内心感悟1.塑造好的聲音是一種更好的向往和追求。
此前,我對于聲音的看法就是,天生好聽就是好聽,沒什麼辦法可以改變。而現在我知道,經過練習的聲音,可以變得更迷人。而對好聲音的追求,也是我們對于提升自我形象的必修課。就像文中所寫:
“好聽的聲音不應該隻是主持人和歌手的專利,而應該是所有人對變成更好的自己的一種向往和追求。”
的确,作為聲音控,我對聲音的要求一直超過了對形象的重視。有的人,聽到他的聲音就讓我忍不住厭煩。而一個聽起來聲音舒服的人,則讓我很樂于接近。
所以我一直覺得,修煉好的聲音,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好聲音作為一種個人的軟實力,也會為自己的形象增光添彩。
2. 付出才有回報。若想聲音迷人,也要堅持付出。
如同書中所述: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好聲音,因為後天的習慣養成與努力更為重要。
這是一本幹貨滿滿的書,也是“能經得起反複翻閱,對讀者産生高效的認知指引和技能落地的作用”的書。
在這些可以說是抓住每個想練聲的人的痛點的内容背後,是堅持不懈的練習和付出。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的是意志的堅定,對好聲音的強烈渴望,需要的是自律的約束以及持久的鍛煉。
書中的“掃碼聽書”“掃碼觀看”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也是我覺得整本書的亮點所在,其中直觀地演示了好聲音的練習方法,照着做,堅持做,就能讓自己讓聲音打動人,多麼美好!
3. 用心專注的人才會赢得更多的收獲。
一本幹貨滿滿的書,讓人獲益匪淺。而其中的用心之處也是随處可以感受到。作者說自己,或許不是一個好的經商者,但一定是一個用心的創作者。
于是我瞬間覺得,這就是我喜歡的态度。
這種不太功利的内心,才可以讓其更好地專注聲音,更用心地寫出了可以适應每個普通人的接地氣的練聲法寶。
畢竟,好的聲音和好的内心就像好的物品,雖然無形,卻能曆久彌堅,經得起時光的打磨和洗禮。
一個美好聲音的發出,也和美好的内心世界關聯。就像書中的那句話:
是内在世界創造了聲音,而非聲音創造了說者的内心世界。
第二,幹貨整理這本書最開始我隻是大緻翻閱,結果越翻越發現,如不能仔細揣摩其中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練習,就真的是浪費了作者的苦心。而書中的編排和内容也确實通俗易懂,頗得人心。很多觀點也非常實用到位,讓人恍然大悟。
比方說我在之前,覺得練聲就是練聲,直接練就好。而書中則把放松放在練聲之前。也就是說,要練聲,先要做好準備,而準備的關鍵和首要之處就是放松。
書中框架基本是按照認識聲音、美化聲音以及提升聲音表現力的順序來編排。而我重點需要注意的則是美化聲音部分。對此,按照練氣 、練聲和用嗓,這幾個我一直搞不太懂的問題,我做了如下梳理,方便對照參考:
首先,放松主要就是深呼吸。三個方法非常實用:
其次,練成巨肺,也是有辦法可循的。堅持做,肯定可以看到驚喜:
除了上述的基本練習,要想進一步讓聲音洪亮有穿透力,也可以參照下面的辦法:
對于練嘴,是我的又一個薄弱環節。例如說口腔打不開,有口水音,有時說快了,個别字就顯得無力等,按照書中給出的如下方法,都可以得到改善。對我來說,這是幹貨中的幹
關于練嗓和護嗓,則多加注意就好——
1. 用最舒适的音區用聲
2. 學會虛實結合地用聲
3. 氣泡音:吸氣-打開口腔-輕微氣流震動聲帶-發出較低斷續如氣泡的聲音。氣泡大小一緻均勻。顆粒感明顯
4. 哼鳴:閉嘴發 um的延長音 氣息持續穩定,有延伸感
總之,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每個人閱讀的書。就算不是專業聲音從業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需要一個好聲音來讓自己更有魅力。而好聲音的塑造離不開持久的練習,就算音質很不錯,也是需要在氣息等方面進行改進的。
所以,無論先天的音質條件好不好,都可以通過這本書給出的方法進行練習。
畢竟,就算聲音條件再好,如果不去練習不去運用,也照樣無法發出打動人心的聲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