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黑米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黑米的營養價值有哪些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7-31 06:11:59

一北一南,兩則新聞,遙相呼應,令人欣喜。

北邊,首都,北京大學。

“變着花樣為你的春日,增添更多色彩與滋味!”4月26日,北大餐飲中心公衆号發布官方資訊:農園食堂一層精心烹饪,特别推出“中紫”系列營養紫米點心,四款新品有鹹的也有甜的。

“中紫1号”營養紫米,是北京大學農學院院長劉春明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初次在北大農園食堂上市,邀請廣大師生嘗鮮。

黑米的營養價值有哪些(農科視窗24紫米黑米)1

中紫1号紫米。

南邊,湖北武漢,華中農業大學。

“提供對人類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對外公開自己的理念和科研目标。他帶領團隊,刻苦攻關十餘載,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培育出一個既健康又好煮好吃的優質黑米品種。

4月20日,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黑米的潛在價值應得到重視,還需進一步發掘。

紫米和黑米,這兩款米均含有較多的花青素,具有抗衰老功能,屬于高營養水稻米;都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脂肪酸、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适量食用,可以益氣補血、暖胃健脾、滋補肝腎。

深入探究,這款紫米和那款黑米有所不同,差異之處有二。

一是所含化學成分有差異。

黑米的花青素含量更高一些,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還能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發生的風險。而“中紫1号”營養米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更高一些。

黑米的營養價值有哪些(農科視窗24紫米黑米)2

大田中的中紫1号。

二是來源不同。

——劉春明教授率先提出通過增加水稻胚乳糊粉層厚度來提高水稻營養品質的思路,并指導團隊首先對大量的水稻種子進行誘變處理,然後從中篩選出2個糊粉層增厚的新型高營養水稻種質資源,并解析了糊粉層加厚的分子機制。以此為基礎,他的團隊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的張士永研究員合作,經過近十年努力,将創制出的糊粉層加厚的新種質通過分子輔助育種導入紫米品種,再經刻苦攻關,最終培育出糊粉層加厚、微糯、有香氣的“中紫”系列高營養紫米新品種。

——張啟發院士團隊跋山涉水,四處尋覓,廣泛搜集黑米品種,最終在雲貴高原找到了一種優異的稻種資源。然後,利用這一優質資源,經過多年艱辛試驗,選育出一個黑米新品種“華墨香”。這個新品種的黑米營養豐富,具有良好的蒸煮特性,好煮,适口性強,味美。

黑米的營養價值有哪些(農科視窗24紫米黑米)3

張啟發院士觀察黑稻谷長勢(照片來源:湖北日報)

劉春明教授與張啟發院士對紫米、黑米營養價值的認識不約而同,即由稻谷加工成大米時,要秉持全營養的理念。

從頭說起。稻谷的籽粒,是由穎(即稻殼)、穎果(即糙米)兩部分組成的。糙米,作為一種穎果類的果實,從結構上看,包括果皮、種皮、胚和胚乳等部分,其中胚乳又分為糊粉層和澱粉胚乳。

從稻田裡收獲的稻谷加工成白米,要經過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碾壓去掉谷殼(糠),第二步是打磨抛光去掉麸皮,其中包含果皮、種皮、糊粉層和胚。留下的澱粉胚乳部分就是我們通常食用的大米(精米),其餘的都被淘汰了。在淘汰的這些東西中,米糠沒有什麼營養,但是麸皮的營養非常豐富,其中包括水稻果實的糊粉層和胚等。

從化學成分上分析,糊粉層富含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而精米,即澱粉胚乳,其主要成分為澱粉。長期食用精米,容易導緻人體營養失衡。

張啟發院士倡導,主食全谷化。通俗一點說,就是麸皮也可以吃,不能一扔了之。在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食用全米(即所謂的糙米)很常見。如果連同麸皮一起吃,普通黑米難煮、口感欠佳的缺點便顯現出來。這是制約普通黑米生産量和消費量增加的關鍵因素。張啟發帶領團隊選育的新品種“華墨香”,克服了普通黑米的上述缺點,具有良好的蒸煮特性和适口性,好煮、有營養、散發美味。

黑米的營養價值有哪些(農科視窗24紫米黑米)4

劉春明教授(中)與研究生在育種基地交流。

劉春明團隊研發的“中紫”系列水稻,實現了高營養水稻育種研究的重要突破。中紫系列高營養紫米表現為高營養、微糯和香米類型,與普通全米相比,其主要營養成分提高10%-300%,而與普通白米比較提高了3-10倍。他們創制了國際首例全營養提升的水稻新品種,探索了一條水稻育種從能量型向健康營養型轉變的新途徑。

為了讓中紫營養米的口感更好,劉春明教授和合作團隊一起,在營養紫米中整合了低直鍊澱粉含量的性狀,使煮出來的米飯和米粥更加軟糯;還整合了香米性狀,使煮出來的米飯和米粥香氣誘人。

大衆報業·農村大衆記者 陳建志

往期回顧,點擊閱讀:

農科視窗(1)|“海水稻”價值幾何?來看看耐鹽堿水稻育種的山東實踐

農科視窗(2)|一棵野草與小麥雜交成功,為何赢得院士們點贊?

農科視窗(3)|除了“瓜奶奶”吳明珠院士選育的瓜,你還吃過哪些瓜

農科視窗(4)|非洲西來瓜,碩果遍華夏,山東設施栽培技術輻射全國

農科視窗(5)|小小艾草,竟成就一個大産業

農科視窗(6)|雜交馬鈴薯問世!揭秘背後創新故事

農科視窗(7)|神奇“剪刀”咔嚓一下,世界首例香味玉米山東問世

農科視窗(8)|一項成果改變一個産業,由田間直收籽粒想到緊湊型玉米

農科視窗(9)|實施“搭橋手術”,老樹煥發青春

農科視窗(10)|植物基因編輯:改良作物惠民生

農科視窗(11)| 糯、紫、黑、藍…特殊用途小麥品種“特”在哪?

農科視窗(12)|一棵大豆何以觸動國人神經,兼談大豆的前世今生

農科視窗(13)|農科院專家談麥田管理:趕緊鎮壓劃鋤,暫時不要澆水追肥

農科視窗(14)|能做爆玉米花的,可不是普通玉米粒

農科視窗(15)|造個機器人摘蘋果究竟有多難,兼談機器人簡史

農科視窗(16)|“我看到一隻躲在地下冬眠的刺猬!”驚蟄時節話冬眠

農科視窗(17)|全國大豆高産競賽,畝産多少能奪冠?

農科視窗(18)|最早的家禽,是雞、鴨,還是鵝?

農科視窗(19)|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

農科視窗(20)|長在樹上的蔬菜

農科視窗(21)|一粒大豆的自述: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精華在人間

農科視窗(22)| 揭開耐鹽堿植物的奧秘

農科視窗(23)|齊黃34,為何這麼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