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語出驚人還是語不驚人

成語語出驚人還是語不驚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1:48:18

成語語出驚人還是語不驚人?《左傳》是本很有名的書,中有一段話:鄭、息有違言,息侯伐鄭鄭伯與戰于竟,息師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成語語出驚人還是語不驚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成語語出驚人還是語不驚人(千古成語今日析之不自量力)1

成語語出驚人還是語不驚人

《左傳》是本很有名的書,中有一段話:鄭、息有違言,息侯伐鄭。鄭伯與戰于竟,息師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大意是,雖然息國和鄭都是小國,但息更弱,戰敗後大家分析:一不考慮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勝,三不同親近的國家籠絡好關系,四不把自己向鄭國進攻的道理講清楚,五不明辨失敗的罪過和責任是誰。

我總有一個疑問,勝利了都是勝利的理由,失敗了也都是原因,還沒開始或者正在進行時呢?是不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是,這就叫不自量。好像我們說的都是結果明确了的,除非說是《曹髦驅車死南阙》那樣的螳臂當車,因為自己老這樣想,于是寫文章就有點壞毛病,老給當事人考慮,你不行,于是我寫當事人退卻了,文章便寫的不倫不類,有點沒有個性。

不過韓愈寫的不是我這樣的思想: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梅之煥也寫道:采石江邊一抔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的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弄大斧。歐陽修說到:雖知汝是歐陽後,畢竟從來不識修。

原來這些大家們都有這樣的思想,多少有點這樣的意思,小子們,還是看我吧。

著名的民主人士柳亞子就有點直白了:除卻毛公即柳公,紛纭餘子虎龍從;一代文豪應屬我,千秋曆史定稱翁;可笑胡兒,納蘭容若,豔意濃情細細雕/君與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不過我看過柳亞子的史料,還是那句話:你想那樣說,我也沒有辦法。

所以我就想起解釋《春秋》的著作出名的有三家,另兩家是谷梁、公羊,那些淹沒在曆史長河中解釋《春秋》的芸芸衆生呢?

刀兵一過,腦袋一掉,什麼都是浮雲,管你量力還是不量力?

所以有個成語叫量力而行,他也是來自《左傳》: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

但實實在在量力而行不好把握,我們也隻好在不自量和量力而行中間晃蕩了。

網上的一個哲理故事:一隻老鷹從很高的岩石上向下俯沖,用它的利爪抓在小綿羊身上,獵走了這隻羊。一旁的穴鳥看到了,心裡想自己一定比老鷹強,就模仿老鷹的動作飛到小綿羊身上,沒想到腳爪被綿羊彎曲的毛纏繞住,拔不出來了。這時牧羊人發現了,就跑過來抓住穴鳥,然後将其腳爪剪掉帶回去給孩子們玩。孩子們問這是什麼鳥,牧羊人說這是穴鳥,但是它卻自以為是老鷹。

故事很好聽,但僅僅是故事……

我不知道我設想的鴻篇巨著《千古成語今日析》還有《新新成語故事》是不是能完成、是不是能得到承認,是不是自量力還是不自量力。

自己的路還要自己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