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子個頭雖大,但不易烹饪好。 在南姜碼頭,記者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帶子。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帶子又被稱作鮮貝,模樣就像是大個頭的海虹。說起帶子,島城不少漁民都說好做又好吃,一口氣兒能介紹好幾種吃法,然而,近日半島記者走訪多個碼頭和海鮮市場,卻難以發現帶子的身影,探訪了一圈才找到5個。為什麼帶子在青島的“人氣”如此低?
多個碼頭才找到5個帶子
自9月1日開海以來,島城市民紛紛擁入到碼頭、海鮮市場購買海貨嘗鮮。在多次的探訪中,半島記者看到過一種“大海虹”,漁民将它擺放在攤位上卻無人問津,有的漁民幹脆用腳後跟一跺這種貝類的硬殼,直接将裡面的軟體組織摳出扔進盆子裡。
據了解,這種貝類叫帶子,又叫鮮貝,相比其他海鮮人氣低得可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近日半島記者進行了一番走訪。半島記者在小港碼頭找到一家商戶做帶子生意。“他已經關門走了,平時進貨主要送到飯店裡去,零售很少,來買的也少。”聽說半島記者隻是打算買點嘗嘗鮮,同樣做海鮮生意的王女士搖起了頭,她說,附近市場上銷售也很少,估計很難買到。
随後半島記者來到南姜碼頭,走遍了所有攤位,終于見到了帶子,一個攤位上擺着1個,還有一個攤位上擺着4個。“這個很便宜,愛吃就拿走吧!”兩個攤主說,帶子的價格都是5元一個。
“銷往南方999個,本地吃1個”
半島記者聯系上了做帶子銷售生意的于先生,他介紹,目前帶子在青島的銷售情況一般,實際上,即使是好的時候,“也就是銷售千八百個,量不大。”平時,他會以每斤三四元的價格将帶子銷售給飯店裡,零售的數量很少,“沒什麼人買,一般捕撈的帶子都運到南方去了,那邊吃的多,價格能賣到一個20元,不過也是轉手幾次的價。”他說,相比之下,帶子在青島的銷售量與運往南方的數量比例可能小到1:999。
運往南方銷售高價,本地卻受冷,其中是什麼原因?于先生說,主要是“吃不着”,他介紹,一個帶子平時能賣5元,但取出肉來也沒多少,光吃帶子柱就顯得貴了。類似這種說法也有不少,有漁民稱,“那東西不好吃,也吃不着什麼,往外送都送不出去。”
帶子“不叫座”,原因有很多
近日,半島記者采訪了山東海洋生物研究院研究員邱兆星以及多名專業人士,請他們分析帶子在島城目前的現狀。其中一名專業人士介紹,帶子在青島吃得很少,廣東和廣西吃得比較多。
邱兆星介紹,帶子屬江瑤科貝類,其在海底是殼頂直插入沙或泥沙中,露出約八分之一體積,從長島到廣島15到30米海底都有分布,或成片,或斷斷續續。“成體長度在30到40厘米,生長年限在4到5年。”邱兆星說,帶子生長年限較長,食用處理時容易出現不好嚼的情況;同時,因為生長年限長,資源可能不足以支撐長時間捕撈,一段時間後數量減少,漁民不賺錢,就不會進行這項工作,因此從事帶子捕撈的漁民很少。“多方面的原因,導緻目前帶子在青島現狀的出現。”邱兆星說。
[編輯: 張珍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