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馬”是一種簡化的稱呼,原來叫做“放響·馬賊”或“放響·馬盜”,這是“放響(箭)” “馬賊”的組合,有時候又簡化為“放響·馬”,甚至“響·馬”。
譬如,《包公案》:昨日在後門内沙灘,放響馬劫了銀鞘。
《居士傳》:勒吏卒追捕豪右輕俠、放響馬剽劫者,竿其骨於衢内。
《欽定日下舊聞考》:京衛屯軍雜居,人性驕悍,好騎射,往往邀路劫财,辄奔散不可獲,人号為放響馬賊。
放響是箭上帶哨,箭往天上射,有時候也随意往林間射,目的不是射人。響箭在空中發出尖銳的叫聲,以此來告訴來往商旅行人“俺來了”“要财不要命,恁都不要動”。同時告訴埋伏在各處的同夥一起行動,就跟摔杯為号似的。
《兒女英雄傳》裡的解釋是最好的:說書的,這強盜這枝箭放着人不射,他為何要射在半空裡?他隻要使一枝梅針箭,那人豈不應弦而倒?為何倒要用骲頭箭?他還是射鹄子呢,還是射帽子呢?
列公,不然!
大凡作強盜的,敢于攔路劫财,了斷不是三個五個,内中有瞭高的、把風的、動手的、接贓的,至少也有二三十個人,豈有大家擠擦在一塊子的理?自然是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藏在那山坳樹影之中瞭望。等到望見過往的客商到了,一枝響箭,便算個号令,大家才不約而同的下山,這是一;二則,既作綠林大盜,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也斷不肯悄悄兒的下來,放這枝響箭,就如同告訴那行人說:“我可來打劫來了!”不然為甚麼叫作“響馬”呢!
山東響馬朱開山,十分兇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