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濮公山
濮公山為大别山最北端的餘脈,距息縣城南4公裡,淮河南岸。淮河在這裡趨山勢而三曲三折,呈反“U”字型。山映長淮,每有光耀,亦名浮光山。如自開封南下延循800裡黃淮平原始見此山,故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經過此山時,感其突兀殊奇,與周邊環境迥異,揮毫寫下了“東南第一峰”的墨寶傳于後世。2、賴國故城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賴國故城遺址
賴國故城 周 息縣 賴國故城遺址位于河南省息縣包信鎮闾河橋東南1公裡處,傅莊村境内。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封賴國此地,公元前538年被楚所滅。 有關人士在對當地古賴地遺址和出土文物進行了大量分析的基礎上,證實了息縣包信鎮乃賴國故地。叔穎受封立國,封于賴地即今息縣包信鎮,史稱賴國從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538年、立國584年,傳位14代。
3、秦樓遺址
秦樓遺址 新石器時代 息縣 秦樓遺址位于息縣城西北15公裡,孫廟鄉周圍孜村秦樓莊西南200米處的一高台地上,秦樓遺址高出地面3米左右,西南部緊靠清水河道,因受水流的不斷沖刷,部分崩塌,現存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80米,總面積1.6萬平方米。遺址表面有很多陶片,分泥質紅陶、夾砂紅陶和蛋殼黑陶三種。
4、息縣谯樓
清嘉慶《息縣志》載,谯樓于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為息州州同烏公(名佚)所建,後為戰火所毀。至明萬曆四年(1576年),經知縣王用賓重建,後經清嘉慶知縣侯邦鎮予以修萁。嗣後谯樓年久失修,已近頹塌,殘存拱門。1984年,縣人民政府仿古修建,所修複的谯樓高9米,面積414.5平方米。樓體為雙重檐,磚木、混凝土結構,頂部為碧瓦雕甍,基部為磚石結構,中間拱門乃古州衙之大門。
5、古息城遺址
古息城遺址,周代息國故城。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核準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位于信陽市息縣谯樓街道辦事處徐莊社區,居住李崗、張莊、姜莊和王莊4個自然村,村民密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