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10:47:25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

  搭,隸書為形聲字。手為形旁,表示用手挂;荅為聲旁,兼表義,荅有應和之意,表示東西與懸挂處相應和。本義:懸挂。課文中字的意思是:乘坐。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2)

  親,至也。意思是:關系至近至密者。繁體字為“親”。隸書體為形聲字。從見,親聲。簡體從立,從木,以林木聳立彼此靠的近表示親近。本義:感情深,關系近。引申指父母。課文中字的意思是:母親。以上義項讀qīn。又讀qìng,親家,引申指夫妻雙方的父母彼此的關系或稱呼。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3)

  父,矩也。家長率教者。意思是規矩的代表,是一家之長,是帶領、教育子女的人。甲骨文像一隻手拿着一把石斧的的形狀,表示從事體力勞動的男人。後來引申為父親。課文中字的意思是:男性長輩的稱呼。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4)

  沙,水散石也。意思是:水中細散的石粒。小篆體為會意字。從水,表示沙粒在水中形成;少,水少沙現。本義:非常細碎的石粒。課文中詞語為:沙啦,象聲詞。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5)

  啦,隸書為形聲字。口為形旁,表示聲音從口中發出;拉為聲旁。本義:象聲詞或者語氣詞。課文中的詞語為:沙啦,象聲詞。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6)

  響,聲也。意思是:聲音。繁體字為“響”。小篆體為形聲字。字形采用“音”作形旁,“鄉”(鄉)作聲旁,兼表義,人們思念想要返回的地方。簡體從口,向聲,表示向着口的方向聽到的聲音。本義:回聲。課文中字的意思是:發出聲音。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7)

  羽,鳥長毛也。意思是:鳥的長毛。金文為象形字。字形像鳥兒的兩片羽毛。本義:鳥翅膀上的長毛。課文中字的意思是:鳥身上的羽毛。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8)

  翠,青羽雀也。意思是:青羽鳥雀。小篆體為形聲字。字形采用“羽”作形旁,羽毛,表示是一種鳥;萃省聲,兼表義,萃表示草叢生,有綠的意思,翠鳥的羽毛為青綠色。本義:翠鳥。課文中字的意思是:青綠色。

  

  嘴,隸書為形聲字。口為形旁,口就是嘴;觜 (zuǐ)為聲旁。本義:鳥嘴。引申為人的嘴。課文中的字從本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0)

  悄(qiǎo),憂也。意思是:憂愁。小篆體為形聲字。字形采用“心”作形旁,表示心中憂愁;采用“肖”作聲旁,兼表義,肖有小的意思,表示多愁善感之人往往心眼比較小。本義:憂愁的樣子。引申為無聲,寂靜。課文中詞語為:悄悄(qiāo),從引申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1)

  吞,咽也。意思是:下咽。小篆體為會意字。下面“口”,表示張口吞食;上面“天”天有大的意思,表示吞的時候口要張大。本義:未經咀嚼整個地咽下。課文中的字從本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2)

  哦(é),吟也。意思是:吟誦。小篆體為會意字。從口,表示張口吟誦;從我,表示吟誦自己喜歡的詩詞曲賦,自娛自樂,無需觀衆。本義:吟誦。課文中的字讀“ò”,感歎詞,表示領會、醒悟。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3)

  捕,取也。意思是:抓獲。小篆體為形聲字。字形采用“手”作形旁,表示捕捉逃犯必須動手;采用“甫”作聲旁。本義:捉拿、捕獲。課文中的字從本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4)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意思是:一種水草,可以做席子。小篆字體為形聲字。艹(艸)表義,蒲是草本植物;浦表音,浦是水濱,表示蒲生長在水濱。本義:香蒲。課文中的詞語: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5)

  英,草榮而不實者。意思是:開花而不結果的草。小篆體為形聲字。字形采用艹(艸)作形旁,表示英是草本植物的花;采用“央”作聲旁。本義:花。課文中的詞語: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6)

  盛(chéng),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意思是:放在器皿中用以祭祀的黍稷。小篆體為形聲字。字形采用“皿”作形旁,表示放東西的容器;采用“成”作聲旁。本義:盛放谷物的容器。課文中的字讀“shèng”,意思是;花兒茂盛。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7)

  耍,隸書體為會意字。上面而,而有頰毛的意思是;下面女,意思是用頰毛戲弄女子。本義:戲耍。課文中字的意思是:玩,玩耍。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8)

  喊,隸書體為形聲字。口為形旁,表義,表示開口大聲叫喊;鹹為聲旁,兼表義,鹹,有盡其所有的意思,喊,就是竭盡全力大聲呼叫。課文中的字從本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19)

  欠,張口氣悟也。意思是:像人張口打呵欠。甲骨文為象形字。字形像人張口出氣打哈欠的樣子,本義就是打哈欠,即人在疲倦時張口出氣。氣出則不足,故引申為不夠。由此引申為借别人的财物沒有還或應當給人的事物還沒有給。課文中的字從本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20)

  釣,鈎魚也。意思是:釣魚。繁體字為“釣”。小篆體為形聲字。字形采用“金”作形旁,指釣鈎為金屬制品;“勺”作聲旁,兼表義,“勺”意為“專取一物”。本義:用魚鈎釣魚。課文中的字從本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21)

  而,頰毛也。象毛之形。意思是:臉頰上的絡腮胡子。字形像毛發之形。小篆為象形字,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兩層,外層像兩腮的胡子,内層像生在嘴下的胡子。本義:頰毛。課文中字的意思是:連詞,表示轉折。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22)

  察,複審也。意思是:認真審看。小篆體為會意字。字形上面“宀”,表示在房子裡;下面“祭”,祭祀,祭祀活動是古之大事,應該詳細謹慎、仔細研究。引申為仔細看。課文中的字從引申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23)

  攏,繁體字為“攏”。小篆體為形聲字。手為形旁,表示合抱;龍(龍)聲,兼表義,龍為傳說中的神獸,能夠聚雲興雨。本義:聚合,合攏。課文中的字從本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24)

  趣,疾也。意思是:快跑。小篆體為形聲字。字形采用“走”作形旁,表示快步走;采用“取”作聲旁,兼表義,快步走的目的必有所取。本義:疾速。引申為:興趣、樂趣。課文中的字從引申義。

  小學課本中的說文解字1年級上冊(說文解字溯本求源)(25)

  喜,樂也。意思是:快樂。小篆體為會意字。上面壴(zhù),壴就是鼓。下面口,開口笑。表示人聽到鼓聲而高興。本義:歡喜、快樂。引申為:喜愛、愛好。課文中的字從引申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