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清朝的皇帝叫啥

清朝的皇帝叫啥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13 00:58:15

  1、順治。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于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順治即位後,由叔父多爾衮輔政。順治七年,多爾衮出塞射獵,死于塞外。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

  2、康熙。康熙帝名玄烨,是順治的第三子,生于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韬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台灣,平定準葛爾叛亂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或禦駕親征,或決勝千裡,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

  3、雍正。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祯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圓明園。廟号世宗。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會出現停滞的形式下登上曆史舞台的。複雜的社會矛盾,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負和才幹的機會。他有步驟地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高瞻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後代的乾隆打下了紮實雄厚的基礎,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

  4、乾隆。乾隆帝弘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等一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風雅,精于騎射,筆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産的總彙。

  5、嘉慶。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号“仁宗”。嘉慶帝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親政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于改變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清代中衰之勢。

  6、道光。道光帝綿甯是清朝入關後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号宣宗,葬慕陵。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儉德著稱。他處于曆史轉折的關鍵時刻,“守其常而不知其變”。來自東南海上的鴉片流毒和英軍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嚴厲禁煙,也曾下決心抗擊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國來自何方,不知殖民主義為何物。平素無知人之明,臨危無應變之策,以至戰守茫然,毫無方略,隻能在自恨自愧中頓足歎息,結果忍辱接受英國的城下之盟,簽定了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江甯條約》。

  道光帝柄政30年。朝綱獨斷,事必躬親,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運,禁煙等均無起色。勤政圖治而鮮有作為,正是他一生的悲劇所在。

  7、鹹豐。鹹豐帝奕甯,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圓明園。鹹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鹹豐即位時,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紫荊山前金田村爆發。接踵而來的又有英法聯軍之役,迫使鹹豐逃往熱河承德。鹹豐在位11年,民怨沸騰,并不任戰,“大局糜爛,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籌莫展,于是沉湎于聲色,縱欲自戕,臨死前兩天還傳谕“如意洲花唱照舊”。

  8、同治。同治帝載淳是鹹豐與葉赫那拉氏的獨生子。生于鹹豐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親政。次年卒,年19。廟号“穆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