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問句跟陳述句的互換,講得太學術化了,如果用更簡單明确的話說出來語,學生會更加容易接受。(1)“難道……嗎?、怎/怎麼……呢?”删除或加上,(2)有“不”去掉“不”,沒“不”加上“不”。兩句話,簡簡單單,就講清楚了。按要求改完後,要把句子讀一讀,看符不符合我們的語言表達習慣。
2、直述句改轉述句,說話人改成他/她,聽話人寫名字。也很容易改了。不說什麼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什麼的,學生可能聽不明白。
3、縮寫句子,“的、地”删掉前面的,“得”删除後面的,“在……中(裡)”直接删除。
海力布着急得沒有辦法。(縮寫句子)
海力布着急。
這裡有學生說成了:海力布沒有辦法,課堂上沒有及時糾正。最好乘勝追擊,再舉一個例子,讓他們理解删除“得”後面的。
她高興得跳了起來。(縮寫句子)
她高興。
注意專有名字不能縮寫:
例如:“五星紅旗”不能縮寫成“紅旗”。
縮寫句子後要檢查一下,看是不是“名詞 動詞/形容詞 (名字)”的形式,教學生檢查的方法。
4、修改病句,類型比較多,句子成分殘缺,語義重複,語序不當,搭配不當,常識錯誤,關聯詞錯誤等。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當醫生,給“生病”的句子治病,能吃藥好的,不打針,能打針好的就不動手術。這就給學生灌輸一個原則:修改病句,要少改動。保持句子原意。
師生互動,老師要随時掌握全局,教授的知識點看學生掌握沒有,消化了沒有,用孩子的語言去教知識點。
我的反思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課堂練習,隻讓學生口頭作答了,沒有讓學生動筆,就不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及時糾正。在以後的教學中,無論是新課還是複習課,都要及時進行課堂練習。前面幾種句型轉化的知識講解,例題可以較少,四個例題留兩個題目給學生在課堂上練習,這就解決了沒有練習的問題,還沒有增加題量。
認真準備的課,不說有多精彩,總歸還是有收獲的。一邊學習一邊教書,和孩子們共同進步吧!
今天孩子們還是很配合的,上課坐得很端正,精氣神很不錯,整個流程還算流暢,時間緊湊。
語文課後,又是一節數學課,學生反應,數學老師很溫柔,都沒有罵他們,他們喜歡上公開課,還希望多上幾次。#教育教學##反思##我要上條#
背要挺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