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嶄露頭角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颍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随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中平五年(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2、陳留起兵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将軍,參加讨董軍。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在東郡大敗于毒、白繞、眭固、於扶羅等,袁紹表其為東郡太守。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兖州郡縣,陣斬兖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于将黃巾擊敗。當年冬天,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号青州兵。又助袁紹打敗劉備、單經及陶謙諸軍。初平四年(193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裡大追擊大敗袁術、黑山軍、南匈奴。徐州牧陶謙率軍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軍征讨陶謙攻克徐州十餘城。
3、逐鹿中原
初平四年(193年)秋天,曹操的父親曹嵩來曹操處路上,被陶謙派兵殺害,曹操遂進兵徐州(治郯,今山東郯城),向東南擴展勢力。陶謙退守郯縣。不久曹操軍糧将盡,撤圍回軍。興平二年(195年),曹操整軍再戰呂布,三敗之,破定陶、庸丘等,平定兖州。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漢獻帝。辛亥,漢獻帝封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庚申,遷都許昌。十一月丙戌,漢獻帝封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将軍事,百官總己以聽。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讨伐張繡,軍隊駐紮在淯水,張繡舉衆投降,旋即複叛,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韋戰死。此後,曹操又兩度攻擊張繡,都沒有徹底擊破。九月,曹操東征袁術,袁術棄軍而逃至淮河,枭袁術留守四将。
建安三年(198年)四月,曹操遣谒者裴茂率中郎将段煨讨李傕,夷三族。九月,曹操東征徐州,進攻久與他為敵的呂布。在曹軍攻勢之下,呂布軍上下離心,十二月,呂布部将魏續、宋憲等生擒陳宮歸降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呂布、陳宮、高順等人處死,收降呂布部将張遼以及泰山豪傑臧霸、孫觀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擊破張楊舊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
4、官渡之戰
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曹操自率軍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準備迎擊袁紹。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謀誅曹操事洩,被曹操殺掉。劉備遂襲殺徐州刺史車胄,占據徐州。客觀條件上,曹操處于劣勢,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觀條件,善于聽取别人的正确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采用正确的戰略戰術,使戰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于赢得了勝利。官渡之戰,曹操擊潰了最大的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官渡之戰也是中國戰争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5、遠征烏桓
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死,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發生火拼。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邺城(今河北臨漳西,河南安陽北)。袁尚率軍回救,依滏水(今滏陽河)為營,曹操進軍将其營寨包圍。袁尚害怕,請求投降,曹操不許。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負約為名,攻滅袁譚,冀、青二州平定。于是,曹操上表讓還兖州牧,改任冀州牧。袁尚兵敗後,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同年,黑山軍首領張燕率領其部衆十餘萬人投降曹操。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滅高幹,平定并州。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為了肅清袁氏殘餘勢力,也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漢末,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為三郡烏桓,其首領為遼西部的蹋頓。三郡烏桓與袁氏關系一直很好,并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人口财物。
八月,曹軍進至離柳城不足二百裡時,烏桓才發現,于是蹋頓與袁尚、袁熙等人率數萬騎兵迎擊。曹操攻破三郡烏桓,也徹底肅清了袁氏勢力。
6、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開辟玄武池訓練水軍。六月,曹操廢三公,恢複丞相制度,并自任漢朝丞相。基本平定北方後,兵鋒轉而南向。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今屬河南),劉琮以為無法抵擋,舉荊州之衆投降曹操。
曹操在擊潰劉備後,乘勢想一舉鲸吞江東,孫權、劉備兩家在魯肅和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組成聯盟,孫權命都督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的兩萬人馬組成聯軍抵抗曹操。曹操自江陵東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矶山)與孫、劉聯軍接戰不利,暫駐軍于烏林(今湖北洪湖縣東北,長江北岸邬林矶),與對方隔江對峙。
周瑜用詐降之計,命大将黃蓋率小戰船十艘,上裝柴草,灌以膏油,船頭釘上大釘,假稱投降,向北岸而進,至離曹營二裡之處時,各船一齊點火,然後借助風勢,直向曹軍沖去,曹軍大敗,舟船被燒。曹操率軍從華容道(今湖北監利西北)陸路撤回江陵。撤軍北還。
7、平定涼州
赤壁戰敗後,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穩定内部。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開始對關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隸校尉鐘繇率大将夏侯淵以讨伐漢中(治南鄭,今陝西漢中東)張魯為名進兵關中。關中馬超、韓遂、楊秋等十部心生疑懼,一時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進攻關中,馬超等人屯據潼關。七月,曹操率大軍親征關中,大敗關中聯軍,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九月,馬、韓等再次請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納賈诩的建議,僞許之,并再次大敗韓、馬軍。韓遂、馬超敗走涼州,楊秋則逃回安定,曹軍陣斬成宜和李堪等叛将,關中自此平定 。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 。曹操率軍撤回,命夏侯淵督衆将繼續西征,在兩年内,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8、創建曹魏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起兵号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次年正月,曹軍進至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其将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濡須口抵禦曹軍。二軍相持月餘,各無所獲。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同年五月,複《禹貢》九州。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于邺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軍等百官。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跸,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邺城。王子皆為列侯。他名義上還為漢臣,實際上已是皇帝。七月,南匈奴單于呼廚泉來朝賀,被扣留在邺城,曹操借機将南匈奴分為五部,選漢人為司馬加以監督。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為魏太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