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反映的是零件被加工表面上的微觀幾何形狀誤差。它主要由加工過程中刀具和零件表面間的摩擦、切削分離時表面金屬層的塑性變形以及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等原因形成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于主要由機床幾何精度方面的誤差引起的表面宏觀幾何誤差;也不同于在加工過程中主要由機床-刀具-工件系統的振動、發熱、回轉體不平衡等因素引起的介于宏觀和微觀幾何形狀誤差之間的表面波度,而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
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度、形狀誤差這三種分類還沒有嚴格的标準。通常按波形起伏間距λ和幅度h比值來劃分。小于40時,為表面粗糙度,40-1000時為表面波度;大于1000時為形狀誤差。
2、表面粗糙度對零件的影響
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對摩擦和磨損影響。表面越粗糙,磨損越快;
2) 對配合性質影響。表面越粗糙,配合越不穩定;
3) 對疲勞強度影響。表面越粗糙,疲勞強度越低;
4) 對接觸剛度的影響。表面越粗糙,接觸剛度越低;
5) 對耐腐蝕性能影響。表面越粗糙,越容易引起表面鏽蝕;
6) 對密封性、外觀質量和表面塗層都有很大影響。
3、表面粗糙度主參數評定
輪廓算術平均偏差 Ra
在取樣長度内,被測實際輪廓上各點至基準線距離Yi的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
近似于
4、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及應用
Ra第一系列:0.012、0.025、0.050、0.100、0.20、0.40、0.80、1.6、3.2、6.3、12.5、25、50、100
注:當Ra=0.80時,普通的車、銑已經難以加工
5、表面粗糙度的檢測
1)比較法:被測表面與粗糙度樣闆比較
2)光切法:光切顯微鏡
3)幹涉法:幹涉顯微鏡
4)輪廓法:電動輪廓儀
5)掃描法:激光或紅外掃輪廓掃描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