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對于絕大多數用戶(土豪除外)都是最敏感的因素,甚至很多廠商在舉行發布會時也會提到“最關鍵的(價格)來了”。PC VR頭顯與VR一體機四位數甚至更高的價格就已經樹立了一個很高的門檻,讓用戶望而卻步,所以手機VR盒子憑借價格“合理”、上手容易、體驗豐富等特點義不容辭的擔任了“VR推廣大使”。手機VR盒子除了“手工玩具”一樣的紙盒子,同樣也有高級貨比如接下來要評測的暴風魔鏡5。
作為暴風魔鏡家族的第五代産品暴風魔鏡5在硬件方面進行全面升級,配備了FOV 96°專業光學鍍膜雙凸非球面鏡片,高精度九軸傳感器(三軸陀螺儀、三軸加速度計、三軸地磁計),多點電容觸控闆。它還适配了Micro USB、Type-C(轉接頭)雙接口,适配主流Android機型(4.7-5.5寸屏幕支持OTG的Android手機)。除此之外,暴風魔鏡5内含運動感測芯片,畫面更流暢,降低眩暈感,而握持舒适的手柄則豐富了交互形式。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啟暴風魔鏡5的詳細評測!
主機:佩戴舒适
暴風魔鏡5主機采用了簡潔黑白配色,前端為紫色磨砂半透明保護罩。保護罩可以直接取下放入手機。保護罩兩側均有寬闊的開口,從而便于用戶連接耳機使用。
暴風魔鏡5
取下半透明的保護罩後就能看到兩個FOV 96°專業光學鍍膜雙凸非球面鏡片。暴風魔鏡5采用的光學鍍膜鏡片能夠有效防止藍光、防紫外線。雖然醫學沒有證實VR頭顯對人眼有害(目前業内也沒有正式的标準),但防藍光、防紫外線設計的加入使用起來自然更加放心。
暴風魔鏡5鏡片
暴風魔鏡5有很多細節設計還是很人性化的,比如手機”固定架“。體驗過手機VR盒子的用戶,由于手機尺寸不同在插入手機時很容易發生誤觸。從屏幕尺寸來看,暴風魔鏡5官方給出的說明是支持5.0-5.5寸屏幕手機(支持部分5.7寸手機)。對于iPhone 6等屏幕尺寸較小的手機也可以使用,不過體驗會存在差異(特别是在不具備OTG功能的情況下)。
固定手機
手機固定架上半部分為活動的,可以沿滑杆左右移動,能夠避免誤觸手機側面按鍵。卡扣向上搬動開啟,阻尼很大并且有明顯的段落感,能夠把手機固定的十分牢靠。固定架下半部分則是一個凹槽,有很明顯的弧度,即使放入手機也不會再擠壓時發生誤觸,并且可以向外側擴展一定距離,更好适應手機尺寸。因此,暴風魔鏡5在插入固定手機的過程中,基本不會出現誤觸導緻鎖屏,增加操作難度的情況。
暴風魔鏡5固定手機的卡扣
在透鏡的一側有一根Micro USB連接線,起作用就是連接手機使用OTG功能,從而才能使用暴風魔鏡5内置的高精度9軸傳感器、電容觸控等,從這個角度來看iPhone用戶可能就…尴尬了。
暴風魔鏡5 Micro USB接線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采用Type-C接口的手機越來越多,暴風魔鏡5還十分貼心的配送了一個Micro USB轉Type-C的轉接頭一個。
暴風魔鏡5配送的轉接頭
繼續回到暴風魔鏡5主機,其右側對應了筆者标題中提到的”觸“字——電容觸控闆。在筆者對暴風魔鏡高層進行采訪時,談到最多的除了清晰流暢的畫面外就是交互。在進入”虛拟空間“之後,用戶的本能就會驅動交互,比如選擇、觸摸、抓取等等。暴風魔鏡5機身一側的觸控闆可以進行上下左右滑動以及點擊操作,在觸控闆上方還有一枚返回按鍵。與此同時,在方形觸控闆一側還配備了音量實體控制鍵。
暴風魔鏡5電容觸控區域
暴風魔鏡5是可以佩戴眼鏡使用的,在其機身頂部還有一枚旋鈕可以用來調節物距;底部左右亮澤的滑塊則可以進行瞳距調節。
暴風魔鏡5物距調節旋鈕
暴風魔鏡5瞳距調節旋鈕
在機身低端還有一枚Micro USB接口,可以連接U盤從而觀看更多内容。
外接擴展
暴風魔鏡5主機人連接處範圍有厚厚的一層海綿墊,表層還有棉絨材質,佩戴起來十分舒适、有彈性。在其内部兩枚透鏡之間還有一個光距傳感器,自動識别用戶是否佩戴墨鏡,在觀影模式下摘掉魔鏡影片會自動停止播放,并開啟節能模式,有效保證手機續航。
暴風魔鏡5
暴風魔鏡5
除了以上這些,頭帶也是關系到佩戴是否舒适的重要因素。暴風魔鏡5與當下很多VR頭顯一樣采用了“三點調整”頭帶:左右兩側以及頭頂,借助魔術貼可以很方便調整松緊性。
手柄:小巧易用
說完與虛拟世界交互的“觸”之後,咱們在聊一聊“手”。很多玩過PC VR頭顯的用戶對于手柄都不會感到陌生,可以說這是目前用戶最容易接受并上手使用的一種交互方式。注重交互的暴風魔鏡自然不能“掉鍊子”,暴風魔鏡5随機贈送了一個遙控器(手柄)。
暴風魔鏡5與手柄
這把手柄與主機外觀設計相應,為黑白配色。在手柄正面有一個搖杆,下面分别為返回鍵、菜單/電源鍵以及狀态指示燈。
暴風魔鏡5手柄
在手柄的前端有一枚“扳機”——确定鍵。
暴風魔鏡5手柄
手柄的外觀設計為流線型,握持舒适、貼手。手柄電源為兩節7号電池,當指示燈頻繁閃爍時為電池電量不足,需及時更換。
暴風魔鏡5手柄
需要指出的是,手柄隻有在手機與暴風魔鏡5成功連接後(即OTG)才能使用,除此之外用戶通過手機藍牙直接連接暴風魔鏡5手柄是無法使用的(手柄會自動拒絕藍牙連接)。在手機與暴風魔鏡5主機連接後,開啟手柄并靠近主機,手柄指示燈長亮5秒後熄滅即表示連接成功,手柄可以使用,整個過程十分容易且迅速。
手機連接主機、手柄
手機VR盒子是目前VR市場中最活躍的硬件設備之一,不同産品的連接方式也存在一些差異,但藍牙應該是最常采用的一種方式。但正如筆者在開頭對暴風魔鏡5的介紹,在其主機内部植入了MCU(微控制器)、低功耗藍牙芯片以及高靈敏度的9軸傳感器,與手機的連接方式也變為了“有線”。借助OTG功能,可以将手機在一定程度上轉換為“播放器”甚至是顯示器,在用戶移動、晃動頭部主機時直接調用主機内的傳感器從而反應更加靈敏,避免延遲産生的眩暈感,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
暴風魔鏡5
想要完成設備間的連接,确定手機支持OTG功能是最基本,随後就是下載APP。需要指出的是,暴風魔鏡5需下載“暴風魔鏡Pro”客戶端,在手機與主機連接後會彈出确認菜單,再确認後客戶端會自動運行,并轉換為“VR模式”,随後即可将手機放置到暴風魔鏡5中。開啟手柄,靠近主機即可完成識别、連接,然後用戶就可以使用了,“虛拟世界,觸手可及”。
客戶端下載及OTG連接
在完全連接後,手柄、電容觸控都能調整手機的亮度、确認選擇等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習慣的操作模式選擇想要體驗的内容。
連接提示、步驟
在連接過程中,APP中也會有相應的步驟提示,比如設備選擇、主機、手柄的連接狀态、如何放置手機等等,幫助用戶完成體驗。當然,如果用戶沒有将手機與主機進行連接,也可以通過暴風魔鏡5以及暴風魔鏡APP獲得VR體驗,隻不過在交互形式上就比較單一了,主要靠“眼睛盯”,選取對應的内容隻要晃動頭部移動“光标”,選擇畫面中對應的選項,然後就會有“讀條”效果,随後就可以觀看視頻或者玩遊戲了。
體驗感受
在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體驗環節了。再放入5.5英寸手機後,筆者選擇了多名用戶進行體驗,從佩戴感受上來講都沒有出現不适感,綁帶從三個方向很好地分解了前端主機帶來了下拉感。主機寬闊的空間保證了配戴眼鏡也能有良好的體驗,同時物距、瞳距的可調節性有利于不同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從而獲得清晰地畫面。
在内容顯示方面,借助電容觸控、手柄可對亮度、音量等進行調解。以不同形式選擇内容都很精确,一般不會出現誤選。在顯示畫面方面,視野範圍内并無明顯畸變,轉頭頭部過程中觀感,也沒有明顯的卡頓感。
在進行遊戲體驗過程中,由于不同手機性能的差異,體驗效果還是存在區别的。因此筆者建議大家在體驗手機VR盒子時,還是選擇性能更為強勁的手機比較合适。除此之外,在手機與暴風魔鏡5通過OTG連接後,筆者體驗了一些遊戲,出現了重力感應“失靈”的情況,可能是由于暴風魔鏡5發布不久,部分遊戲、視頻内容還沒有對其進行優化。
遊戲體驗
在眩暈感方面,筆者建議“承受能力低”的用戶還是以視頻類内容體驗為主,VR遊戲由于場景的快速移動、切換等帶來的眩暈感還是比較明顯,特别是智能手機性能不佳的時候。内容作為暴風魔鏡一項重要依托,在暴風魔鏡5上市後除了推出專門的APP外,在内容上也進行了劃分,用戶在下載時可以留心設備的支持情況,以及體驗形式。
暴風魔鏡Pro界面
總體而言,相比很多手機VR盒子,暴風魔鏡5在顯示和交互方面的設計都很不錯,特别是内置芯片,借助OTG功能後,精準度有了提升,對于畫面延遲有了更好的控制有效提升體驗。不過與很多VR硬件一樣,那就是接下來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多優質内容。
虛拟世界“觸手”可及
VR的魅力在于“真實空間”下借助“人機”交互帶來的沉浸式體驗,因此畫面的真實感、流暢度和交互的人性化都十分重要,在滿足這些基礎條件後内容則成為保證用戶粘性的一大關鍵!暴風魔鏡擁有自己的内容平台,網羅了包括遊戲、視頻等多類内容,已經積累了很多優勢,可以說暴風魔鏡5一出現就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後援團。
暴風魔鏡5
暴風魔鏡5在硬件方面的升級是提供用戶體驗的一個重要保障,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豐富内容資源了。在暴風魔鏡Pro APP中,筆者發現了暴風魔鏡5專區,顯然是針對暴風魔鏡5新的硬件設計進行了一定的優化。這些内容資源由第三方提供也有官方合作形式出現,由此可也以看出暴風魔鏡除了在硬件上做功課外,内容與平台也沒有丢下。
9軸傳感器、電容觸控、遙控器、内容、平台等等這一切組成了暴風魔鏡 5,雖然在體驗上還有很多提升空間,但結合其售價還是很适合作為用戶的VR入門之選,或者說成為一些用戶的“高級玩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