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一詞最早來源于廣東潮汕一帶,因為福建,廣東兩地人們特别喜歡喝烏龍茶,沖泡,品飲更是講究。潮汕功夫茶古香古色,無論是從視覺還是味覺角度,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潮汕功夫茶的沖泡方式如下:
1. 列器備茶
列器即将整套茶具有規則地擺放到茶桌上,除了“四寶”之外,還應當有1個傾倒洗壺,洗茶廢水的茶池,1個盛放茶杯的茶盤,1個儲備茶湯的茶壺和2條茶巾。備茶即選用待客用茶,潮汕功夫茶的原料必須選用烏龍茶。
2. 煮水候湯
茶具,茶葉準備好以後,沖泡者應凝神靜坐,在右邊腿上放1條灰色的茶巾,用來包壺;左邊腿上放1條白色的茶巾,則用來幹杯,然後煮水候湯。
3. 燙壺溫盅
将燒開的水倒入孟臣罐中,待其表面的水分幹了之後再将茶壺中的水注入公道杯中,公道杯的熱水用來溫杯。
4. 溫杯潔具
茶具本來就是幹淨的,當着客人的面再清洗 1次,以顯示潔淨和對客人的尊敬,同時也可以提高茶具的溫度,不至于影響茶湯色,香,味的發揮。
5. 幹壺置茶
幹壺即手持壺把,将壺倒扣在右腿下,反複地拍打幾下,直到壺内水分基本幹了,再用拇指與食指提起壺,放松手腕随意甩幾次壺至壺幹為止。
潮汕式置方法與其他方式略有不同,不再借助于器具,而是改為用手置茶。這樣能更好地判斷茶的幹燥程度,以确定下一步烘茶時間的長短。
6. 烘茶點水
烘茶即置茶以後,蓋上壺蓋,用開水反複澆淋茶壺,以水的溫度來烘茶。烘茶茶後将壺拿起,兩手抱緊茶壺,上下搖動數次,使壺内茶葉升溫均勻。然後緩緩注入開水,開水壺提高以15厘米為宜,可使水充分激蕩茶葉,使茶的味道更好地發揮出來。
7. 刮沫淋眉
懸壺高沖之後壺口會泛起一層白色的泡沫,用壺蓋輕輕地将其抹去,稱“刮沫”。然後蓋好壺蓋,再向壺上澆開水稱“淋居”,這樣可使壺蓋與壺身溫度保持一緻,使茶香更好地發揮。
8. 搖壺低斟
“搖壺”即将壺放在桌面的茶巾上,用茶巾将其包裹住,按住氣孔,均勻有力地左右晃動。第一泡“搖四抖二”;第二泡“搖三抖三”;第三泡“搖二抖四”。
抖壺即将茶湯倒入公道杯後,把堵在蜂巢處的茶葉抖回壺的底部,便于下一道茶的沖泡;搖壺的目的是使懸浮的茶葉與抱成團的茶葉充分搖開以中和茶湯。
9. 品香審韻
“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沁人心脾的茶香使客人未喝已有三分醉,要想充分領略潮汕功夫茶的魅力,須在“品”字上下工夫。
茶湯入口之後,讓其在舌部反複滾動幾次,使茶湯與舌部味蕾充分接觸,然後徐徐咽下,以口吸氣,以鼻呼氣,在這無比酣暢的感覺中方能領略潮汕功夫茶的玄妙。
10. 滌器撤盞
潮汕功夫茶以三泡為佳,品完三泡茶,茶會就結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