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語
背山得靈氣,倚水重商情。深藏曆史文化底蘊的廣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商業門戶,被譽為“千年商都”。如今行走在越秀,你會發現身邊有許多街巷名都與當時的某一商業行業有關。随着時代的演進,那段無聲的曆史已濃縮成一個個飽含深意的地名,記錄着城市的風物精華。微社區e家通記者通過走訪越秀特色的街巷,帶你走進藏在商業文化路名背後的故事,感受廣州千年商都的繁華與鼎盛。
在越秀區大德路以北,
解放中馬路西邊有條象牙街。
這裡沒有車水馬龍,
總是顯得安靜靜谧。
古老的建築靜靜地矗立于此,
讓人不由得好奇它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叫象牙街呢?
民間沿襲的說法是:
象牙街在明代已有,
其得名因為這一帶有許多
生産經營象牙工藝品的手工作坊。
《廣州市地名志》記錄,象牙街在市政府南偏西,解放中路西側,西接走木街,内有象牙北街、象牙一至四巷。可能因明代時多為象牙、玉器加工作坊,故名。長180米,寬4米,花崗石闆路面,為居民住宅。
據《廣州越秀古街巷》記載,明朝的時候,象牙街一帶靠近江邊。當時廣州已是著名的通商口岸,南來北往的船隻不少在江邊停泊,漸成商品交易市場,其中商品以優質非洲象牙最有名。廣州的藝人購買象牙加工成精美的藝術品出售,外國客商紛紛出高價購買,這裡逐漸形成專門進行象牙原料以及牙雕工藝品交易的市場。不少象牙雕刻藝人就在這條街上工作、生活。起初是散居,後來為了更好地做生意,漸漸聚居在一起。到了明末,象牙街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由個人單幹到夫妻、兄弟、父子齊上陣,最後出現了由雇傭關系連接起來的大面積象牙店。
說起象牙,就不得不提到廣州牙雕。廣州牙雕是以象牙為原材料進行雕刻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清代乾隆年間,廣州牙雕業的工藝技術與經營規模已居全國之冠。清中葉,廣州牙雕業形成貢品行和洋行兩個行會組織。貢行經營朝廷貢品為主,洋行經營民間用品與出口産品。清末民初,又有一批自立門戶的藝人成立大牙行,大牙行的會址在小新街,人稱“象牙會館”。
廣州牙雕的特點是注重雕工,講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裝飾,作品玲珑精巧,華麗美觀。
現在的象牙街已經沒有象牙店了,周邊建築主要為居民住宅。但從現在的街道分布來看,除了一條主幹道貫穿其中,還有許多支道,如象牙一、二、三、四巷及象牙北街等,可以想象出當時四通八達的繁華景象。後來江岸逐漸南移,象牙作坊也慢慢轉移到南面的大新路,大新路成了著名的“象牙一條街”。
如今行走在象牙街,
似乎很難想象過去此處熙熙攘攘的景象。
古老的建築記錄着曆史,
郁郁蔥蔥的大樹為這裡增添了幾分甯靜。
滿族小學就坐落在象牙街,
那朗朗書聲與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為古老的街巷帶來不少生機和活力。
【記者 黃麗霞】
【攝影 胡瀛斌】
【編輯 方珧】
參考資料:《廣州越秀古街巷》
來源:微社區e家通越秀光塔(xxsbejtg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