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對老子的忠告

孔子對老子的忠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2 14:17:10

三十而立,開壇講學,身為人師的孔子,有一個心願:想到當時的政治中心洛邑去看一看。

周王朝雖然衰敗了,但洛邑卻是商周以來的禮儀、文物、典籍的彙集之地。

孔子對老子的忠告(孔子問禮于老子)1

洛邑還有一個叫老聃的人,擔任着周守藏室的史官,相當于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曆史博物館館長,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思想家,對周禮的造詣很深。如果能親自向他請教,肯定受益匪淺。

從曲阜到洛邑,路途遙遠交通不便,遠行路費成了問題。南宮敬叔知曉了老師的心願,就利用自己家族的身份,去請求魯昭公,希望得到資助。

他說:“我也想和老師一起到洛邑見見世面,學習周禮,增長自己的才能。”

魯昭公聽後,很痛快地就答應了。孔子的遊學就成了出公差。

魯昭公答應的原因也很簡單,首先他想起了幾年前在楚國因不懂禮儀而遭受的羞辱,第二因為孔子聲名遠揚,孔子喜得貴子之時,魯昭公就曾賜魚,他知道孔子會對自己的統治有幫助。第三,他不滿于眼前的政治局勢——三桓當權,自己充當傀儡。他幻想着孔子此番赴周都,能讨回什麼靈丹妙藥,可以讓自己重新确立霸主地位。于是立刻頒賜孔子車一乘、馬兩匹、禦者一人,由敬叔陪同前行。

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孔子一行到了洛邑。當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整座城規模宏大,繁華異常。現在雖然城牆依舊巍峨高大,街道依舊寬闊,但個諸侯國不再向王室朝貢,所以到處顯得空曠、衰敗。

孔子看到洛邑和想象中的巨大差距,歎了口氣,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既然現在是“禮崩樂壞”,那麼就讓我用畢生的力量來“克己複禮”吧。

這時,城門外一位須眉潔白、道骨仙風的老者引起了孔子的注意。走近通名,原來是敬仰已久的大思想家老聃。

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字伯陽,楚國苦縣人。他熟于掌故,精于曆史,谙熟周禮,明于天道,通于曆數。由于知識淵博,向他請教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孔子對老子的忠告(孔子問禮于老子)2

他聽說孔子遠道而來,就特地讓童子把路打掃幹淨,自己親自駕車來到城外迎接孔子。

孔子急忙下車,手擎贽禮——大雁,款步向前。敬叔也忙跳下車跟上。

兩人深揖大禮說道:“魯君派孔丘與南宮敬叔前來求教于尊師門下。”

老子上前一步,還禮,雙手接過大雁,交給身旁的小童,又對孔子師徒再次行禮:“我早就聽聞孔丘的大名,今天終于得以相見了。請允許我敬二位薄酒一觥。如何?”老子先一飲而盡。

孔子和敬叔受寵若驚,連忙也一口喝幹。

老子又斟滿酒,敬天敬地後将剩下的酒灑在路上,這也是遵循周禮而為,是為了祭路。

初見孔子,老子就被這個遠道而來拜會自己的年輕人所感動。從他的身上,老子看到了虛心好學的态度和心憂天下的志向。

他們的會見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文化曆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兩人相見恨晚,老子非常熱情地接待孔子,為他的學習提供一切便利。

現在在山東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中,還有一幅《孔子見老子》的漢畫像石,畫面生動地反映了兩人會見的情景;左面頭戴高冠、身着長袍的是孔子,手裡捧着一隻大雁,作為拜見老子的贽禮,态度恭敬誠懇;右面的老子也是高冠長袍,挂着曲足杖,拱手答禮,老子身後一名童子手捧竹簡,表示老子拿出他保管的文籍檔案來讓孔子翻閱。

孔子對老子的忠告(孔子問禮于老子)3

孔子拜見老子,對孔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當時的孔子三十多歲,從小生活在社會底層,一直在努力奮鬥,雄心勃勃,血氣方剛,在老子看來,孔子難免有遇事過于急躁,熱情有餘理性不足的時候,所以就需要更豐富更闊達的胸襟,也需要更高的眼界來審視自己。

孔子見到老子後,終于可以詢問他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了,他問老子:“今日之禮為何不如古禮呢?”

老子喟然歎道:“這都是周室衰微,諸侯争霸,各自僭禮稱雄的結果啊!古禮是周公輔佐武王、成王時制定的。在西周興盛的時候,各項禮制非常完備,人們都嚴格遵守,沒有人敢僭越禮制。可是東周以來諸侯的地位越來越高,不把國君放在眼裡,哪裡還遵守什麼禮制啊。你們要是想了解古禮,明天和我一起去郊社、明堂、宗廟處看看,便可一目了然。”

第二天,老子就帶着孔子和敬叔去了明堂。這明堂是周王宣明政教的地方,飛檐鬥拱,雕梁畫棟,古樸莊嚴,隻是建築的顔色失去了往日的鮮豔,顯得有些衰敗。

孔子舉目四顧,隻見正面牆壁上畫着曆代帝王,依次是伏羲、女娲、祝融、神農、黃帝、炎帝、颛顼、堯、舜、禹,神态各異,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南面牆壁上也畫着兩幅圖像,橫眉豎目,醜陋不堪。南宮敬叔走近一看,原來是桀、纣的畫像,兇惡殘忍,帶着頹廢的色澤。東面牆壁上是周公輔佐成王圖,畫面中周公敦厚慈祥,正在恭恭敬敬地向成王施禮,成王還很年幼,坐在矮墩上,專心地聽着周公的指導。看到這些畫面,孔子心中一陣激動。

退出明堂後,他們又去太廟參觀各式祭器。

孔子在石級前,看見一個大小與人相當的銅鑄人像,隻見這個金人口上粘着三道封鎖,背上刻着很長的銘文。

敬叔好不驚奇,用手摩挲着金人繞了三匝,看不明白。

孔子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後,對敬叔說道:“這個三緘其口的銅像,告誡做人不要多言,言多必有失;不要多事,多事必然會招來煩惱。多言多事,多事多災,多災多悔也。”

敬叔說:“是這麼回事,很有道理啊。”孔子感慨道:“《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随後的一個多月中,孔子在收藏室裡翻閱各種典籍,看遍了太廟、明堂的各種祭器實物。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老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毫無保留。

孔子洛邑之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之旅、深造之旅。到洛邑周王室觀禮,增加知識,擴大視野,讓他大開眼界,受益匪淺,終生受用無窮。

之前,孔子惋惜地說過:“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到,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孔子對老子的忠告(孔子問禮于老子)4

孔子說夏朝的政教文化、典章制度,他能叙述它,但夏朝的後裔杞國保留的文獻不足以取得充分的證明;商朝的政教文化、典章制度,他能叙述它,但商朝的後裔宋國保留的文獻不足以取得充分的證明。這都是由于文化曆史資料的繼承保存與精通文化曆史的學者不足夠的緣故,如果足夠,那我可以證實當時的政教文明了。

孔子向老子“問禮”,正是“禮”的傳承。孔子洛邑之行,與老子相會談論的話題主要圍繞禮與道展開,涉及喪葬之禮、禮仁關系,主要記載于《禮記》和《孔子家語》;仁義之道、人性、六經、藏書、先王治世,主要見于《莊子》;為人之道等,主要記載于《史記》。

其中司馬遷在《史記》中詳細叙述了“老孔之會”,在他看來,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家的會面,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正所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老子以師者身份,為孔子傳道解惑。

《史記》中說,在論禮時,老子告訴孔子:你所說的古代聖王,身體已經朽壞,但至理名言未曾腐朽,仍流芳後世。作為君子如果得到明君賞識和任用,就駕車服冕,起而行道;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就要适時離開政壇,避開禍患之地。他教誨孔子要向善于經商的商人一樣深藏不露,做大智若愚的君子,要去掉驕傲之氣與妄念,去掉無益于修身的美色與過多的想法(見《史記·老子列傳》)。

孔子返回魯國之後,因為更全面地學習了周代禮樂,學識和名氣大增,前來向他請教的學生更多了;得益于老子的點撥,他對于自己的學問進行反思,又有了新的發展,在《論語》中所見孔子提倡用“行舍藏、立人立己、讷言敏行、中庸之道”等觀點,都隐約可見老子思想的影子。

孔子對老子的忠告(孔子問禮于老子)5

在談及相會的感想時,孔子曾評價老子是“乘風雲而上天”的龍,對其學問充滿欽佩之情。

關于孔子向老子“問禮”的記載不一,《史記》記載有兩次,《莊子》記載有五次,可以肯定,二人會面遠不止一次。除了禮、樂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及政治體制,二人還探讨了中國傳統哲學本源——陰陽之道,倫理道德,社會變革等深層次的東西。二人的思想觀點,既統一,又存在着分歧,由此出現了儒、道兩家後學既互補、又互斥的情形。

儒家求仁,道家求道法自然,皆崇尚道德,兩家共同撐起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長河的主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