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22:21:54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1

導讀:根植于傳統文化的沃土,在千年文脈中探索、尋找創作的靈感源泉,《經典詠流傳》還有太多的文化瑰寶值得去歌頌,還有太多的偉大故事值得去挖掘。

文 | 三木

首播單期全網累計收獲48個熱搜熱榜;節目片段二次發酵,央視新聞公衆号發布文章《她和孩子們最後的合唱,聽哭了!》兩小時閱讀量10萬 ;天地合奏刷屏、詩畫舞台驚豔,經典傳唱人在錦繡山河與人間煙火中傳唱經典……從第一季到第五季,《經典詠流傳》吸引了大批年輕觀衆關注,實現口碑與收視雙豐收的同時,更在不斷創新升級中推動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文藝節目中心重點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正式收官。整季節目全網視頻播放量突破10億次,創作出的《大美中華》《天問》《憶黃山》等多首爆款曲目登上歌曲熱榜。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2

經典,真的可以從廣為流傳到廣泛流行。

在文藝表達愈加豐富和多元的今天,《經典詠流傳》自身強大的原創生命力從何而來?“和詩以歌”的節目形式又是怎樣給文化傳播以更加切實可感的曆史溫度?這檔中國唯一一檔堅持了五年的原創音樂節目早已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彙聚千年文脈,

讓傳統與時代“筆墨互為”

在《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裡,節目為我們展示的中華之美是多元而非單一的:不止于描繪目之所及的自然山河之美,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與曆史的滋養中,勾勒出深刻的人文之美。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3

郭采潔與馬頭琴藝術家齊·寶力高的一曲《家香》,是将濃郁的草原風情淋漓盡緻地展現在觀衆面前的自然之美;金海心融合非遺技藝口技演唱的《鳥鳴澗》,在視、聽、嗅覺的通感中再現的是“空山鳥鳴”的生活之美;白舉綱與箜篌演奏家魯璐共同演繹的《李憑箜篌引》,更是讓神秘的箜篌古樂穿透時光,傳遞出中華文化的無窮力量……從曆史文明到人民情懷,從歌頌美好生活到傳承“中華美學”的精神旗幟,通過不同維度、不同層面打開中華文化對“美”的诠釋,這一季的《經典詠流傳》讓千百年來從詩意中孕育、生發的“美”綻放在新時代的舞台之上。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4

“作為一檔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一直秉承着讓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筆墨互為’的觀點。”在節目制片人田梅看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所謂為時為事者,就是要發時代之先聲,在時代發展中有所作為。“我們每一季都在不斷地根據當下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熱點選取主題方向和立意突破點,探索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回看五季節目,不難看到《經典詠流傳》在堅持“和詩以歌”這一首創模式的前提下,推陳出新與回應時代的腳步從未停止。第一季中,它以“和詩以歌”的全新模式,讓詩與歌通過溫潤人心的方式弘揚傳統文化、傳遞主流價值;第二季立意升級,進一步提煉、展示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到了第三季,節目又在前兩季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第四季則圍繞“建黨百年”的時代背景,傳唱華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懷的歲月經典,向英雄緻敬。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5

而在第五季中,節目延續更精準、更聚焦的主題化方式,用詩詞和音樂勾勒一幅祖國山河的大美畫卷。

無論是張傑以一曲《天問》在層層深入的叩問中,唱出中國人自古至今保持着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未知的勇氣;還是鄧小岚與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共吟一曲《春夜洛城聞笛》,用愛和音樂為孩子們築起通往夢想的道路,向世界展現新時代中國少年兒童的生動面貌。當傳統文化以嶄新的方式解讀貫通古今的生命美學,每一首經典詩篇便都成為閃爍在文明長河裡的璀璨星光。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6

可見,這一季的“大美中華”不僅僅是一個主題,更是千百年來中華兒女共同凝鑄的夢,這個夢在曆史的流淌和文明的書寫中從未褪色。《經典詠流傳》彙聚千年曆史文脈,更加深入挖掘經典作品背後的曆史文化,讓中國人獨有的浪漫通過詩詞歌賦擁有了貫通宇宙的大氣之美,也承擔着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讓這些古老的藝術、文字通過“和詩以歌”的方式煥發出新的生機與力量,成為串聯各個時代的文化記憶。

科技與文藝交融,

經典的更是時尚的

每期呈現5至6個作品,從先秦、魏晉,到唐宋、明清,再到近現代的革命詩歌,五季節目以來已經累計創作了近300首詩詞歌曲,節目音樂總監劉卓在一首又一首充滿挑戰的音樂創作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檔節目的内涵和目标追求,“節目不是在展示品鑒一件件古董,而是要讓經典通過今人的創造活起來,流行起來。”

一方面,節目不斷探索古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的自然融合,将其改編成能夠被大衆所接受、所樂于傳播的流行音樂。以第四季譚詠麟演唱的《定風波》為例,面對蘇轼這一“經典”舞台上的“常客”,團隊在改編創作中融入了飛揚的電吉他、節奏感明朗的打擊樂,清朗、曼妙的木吉他與弦樂,以及一段摩托車引擎的轟鳴聲。這種極具現代感的改編搭配粵語演唱的首次嘗試,在節目播出後獲得一緻好評。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7

此外,節目對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創造出一系列讓人驚喜的音樂作品。例如神舟十三号凱旋前夕,航天員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與演播室裡的經典傳唱人何雨晴實現了真正的“宇宙級傳唱”,讓古老的樂器和古老的詩詞插上流行音樂的翅膀,也讓千年前“夢天”的詩意想象照進現實。“詩詞、民樂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當它們與代表着國家最新科技成就的航天相遇,就碰撞出了獨特而美麗的火花。”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8

另一方面,作為唯一囊括星光、白玉蘭、亞廣聯三項大獎的電視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在推陳出新的道路上,擅長發掘新技術、新表達。本季就是以“思想 藝術 技術”創新融合的新思路,把傳統文化的内核與各種新技術要素結合在一起,在“詩、歌、人、景”四者合一的呈現中描摹大美中華的時代氣象。

阿雲嘎、許嵩隔空聯動演繹的《上陽台帖》借助XR技術,讓整首歌在視覺效果上将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瑰麗的超現實風格合為一體,“置身”于李白唯一傳世書法真迹的演繹為觀衆帶來沉浸感十足、科技與文藝交融的文化盛宴和視覺盛宴。網友紛紛表示,“整個舞台高級地展現了李白的作品特點”;“走進經典,走進古人的世界,央視審美就是不一樣,舞台美輪美奂”;“這樣的舞台确實讓人特别動心”……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9

節目大膽地構想,以山河、畫卷、古迹等為舞台,将創意音舞詩畫展現出令人驚豔的視聽效果,讓詩詞中的宏偉想象具化為真實場景,進而轉變成讓人驚豔的夢幻世界。所以,《經典詠流傳》看似一直是在“傳承”,其實它始終在不斷“創新”,節目用兼具時代性和時尚性的表達,對過去的文化樣态做了全新的包裝,緻力于為觀衆呈現出一個生動具象、可知可感的“大美中華”。

用經典叩開觀衆心門,

讓傳統文化“正時興”

從《少年中國說》到《昨夜書》,再到如今的《天問》《上陽台帖》《憶黃山》,五季《經典詠流傳》,許嵩以五首作品将自己的名字牢牢刻在節目之中,“能使更多的詩詞用音樂的方式實現‘詠流傳’,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10

數據顯示,截至《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第十一期播後(7月11日),主話題#經典詠流傳#閱讀量已經達到76.6億,主話題閱讀量增長超14億,微博端全季話題閱讀總量近50億,全網收獲熱搜熱榜超過330個,全網播放量超10億次。較高的話題讓節目成為熱搜“常客”的同時,多平台與多形式的内容也讓年輕人成為節目的主要收視群體。

而《經典詠流傳》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除了詩歌本身的曆史、美學價值,其蘊含的人文底蘊、精神内涵,以及對文化節目的引領作用也值得深究。每一首歌曲背後,不僅承載着那個時代的曆史故事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同樣也承載着創作者的個性化解讀,以及為每一位傳唱人量身打造的現代化音樂表達。當歌曲呈現在大衆面前時,受衆融入自身的感受和經曆,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并在詩詞與音樂中找到激勵自己前行的精神力量。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11

比如這一季楊千嬅演唱的《大林寺桃花》,詩詞簡單直白,但耐人尋味、餘韻悠長。“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描繪的是白居易在低谷時期的一種人生思考。在楊千嬅深情的歌聲诠釋下,“草木動情,浩瀚天地,有心”則讓我們追尋的春意與理想躍然心上。

千古不變的經典語錄(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緻)12

可以說,《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再一次用高品質内容與創新性實踐證明了“經典”之于當代精神文明的生命力與影響力,不僅将古典詩詞中的“中國式的浪漫”寫入人心,實現傳統文化研究與當代文化創造、創新的有機融合,激發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活力,也通過一首首原創歌曲的傳播與流行打開“大美中華”這幅傳奇的畫卷,讓傳統文化溫潤人心。

挖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經典詠流傳》對傳統文化的守望與注視在年輕觀衆中得到回響,并給我們示範了傳統文化何以“正時興”的一種态度,那就是“在價值引領中創新傳播,在創新傳播中彰顯文化自信”,隻有當傳統文化重新回歸民衆,進入尋常生活,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真正生生不息,發揮提高國民精神文化素養、推動中華文化創新發展的作用;才能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讓經典始終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