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洎河發源于河南鄭州登封大冶鎮,流經新密,新鄭,長葛市後轉向東南,從新鄭市黃灣出境在扶溝曹裡鄉擺渡口村彙入賈魯河。雙洎河因有洧,溱二水彙流,故稱雙洎河。然而探究他的來曆卻也有着鮮為人知的魅力傳說。
據說在3000多年前,皇帝那年100歲了。感覺自己年邁,想找一個接班人。于是大臣岐佰說:“您有25個兒子,從中選一個好的就可以”。皇帝以為老子有功不等于兒子有功。要選擇一個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于是皇帝下令考文,武,德三科,隻要有實力都可以參加萬人測試。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倆個人的本事不相上下。他們是皇帝的倆個兒子玄器和昌意。
最後的比賽開始了。皇帝每個人給個寶葫蘆。葫蘆裡的水有三丈寬,一丈深可以流200裡地。目标是嵩山到穎河300裡地,測試誰可以讓寶葫蘆的水流300裡地到颍河為勝,勝者繼承王位。倆個人都提着勁都想讓自己的水流到。于是他們倆一個站到嵩山南邊,一個來到嵩山北邊打開了寶葫蘆,結果可想而知都沒有流到水就幹了。于是二人苦思冥想終于想到一個好辦法。又去要來寶葫蘆,弟兄二人同時在南北山放水,倆股水彙合成一股奔湧的洪流流向了颍河。皇帝很高興,兩兄弟知道了團結的重要性,于是讓玄器接替他的皇位,昌意輔佐,共同治理國家。把昌意葫蘆裡流出得水叫洧水,把玄器葫蘆裡流出得水叫溱水。彙合後的河叫"雙洎河”。洎是雙的意思,就是雙雙到達。雙洎河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美麗的傳說已過去幾千年,雙洎河倆岸邊的百姓世代居住于此也享受了雙洎河的豐富供給。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岸邊,遊泳洗澡,逮魚摸蝦,一定是很多大人孩子的最愛。這是不住在水邊的人所想象不到的樂趣。
我們主要還是要學習一下古人團結的精神。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單位,不能各自為政,要去适應環境,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