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①,能無離乎?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②,能無疵(cī)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③開阖(hé),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④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按照慣例,先解釋幾個詞:
①營魄:有“魂魄”之意。營指的是靈,魄指的是血,靈肉相連。
②玄鑒:玄,形容人心的深邃靈妙。鑒,鏡子。
③天門:指的是“耳目口鼻”。
④無知:在這裡并非貶義,而是形容不用智謀和計策。
通篇翻譯:靈魂和肉體合抱一體,不會分離嗎?專心呼吸氣息柔和,能做到和嬰兒一樣嗎?清洗思想上的塵垢,讓其向廣闊清潔如明鏡,能做到完美無瑕嗎?熱愛百姓,治理國家,能做到不過多幹涉的境界嗎?口鼻自然開閉,吐納呼吸,能綿長細靜地雌守嗎?通達四方,能不玩弄權術和心智嗎?生養萬物卻并不據為已有,為世間立下了卓越功勳但并不自恃有功,滋養了萬物但并不居于主宰,這就是最高深的“德”。
壽山朱砂石 馬君篆刻
一、大多數人都因活得形神分離而痛苦
“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這句話很有意思,涉及中醫了。“載”是承載的意思。“營”在中醫裡經常被提到。中醫裡講神和氣,我們通常說一個人有營衛之氣,衛是在脈外邊,巡行周身保護自己身體的東西;營是在脈裡邊,為周身提供營養物質的東西,是類似于液體類的營養基礎,是物質層面的——“營行脈中”
載營魄抱一”的“魄”是什麼呢?“魄”是神這一層面的東西。我們常說的魂魄,古代人是這樣分的:魂是可以離開肉體而存在的,在肉體死亡後,可以進入另外一個肉體;而離不開肉體的這種神叫“魄”。中醫認為魄藏于肺髒中,有“肺藏魄”的說法。但是老子在這兒講的不是中醫,是借用這個概念講人的肉體和精神不能分離。
然而,人類的靈與肉通常都是分離狀态,二者無法從根本上達到合二為一的境界。靈魂像是長上了翅膀,總能飛越到夢想中的高度,反之,肉體卻顯得笨重,跟不上靈魂,于是就出現了靈魂和肉體不在一處,我稱之為形和神的分離。
靈魂常常被比作理想,肉體比作現實,而生活中,理想總是美好的,總是與現實之間有很遠距離的,美麗的理想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往往脆弱到不堪一擊。這種“形神分離”使人痛苦。人們常用“庸人自擾”來形容無端的煩惱和痛苦。因為平庸,所以會無端地感到痛苦,無端其實是有端,隻是這個端微乎其微、不值得去計較罷了。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不被瑣事所困呢?
嘗曰:“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為煩耳。第澄其源,何憂不簡邪?”
——《新唐書.陸象先傳》
“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能不能把肉體和精神合在一起,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态,不讓它們分離呢?這是老子告訴大家的一個理念。但是大部分人是是營魄分離的,也就是形和神是分離的。
就比如很多企業家說,今年要賺20億,明年要賺200億,欲望越來越大,身體和團隊,卻不堪重負而越來越“小”,最終“營”和“魄”不能“抱一”,形神——營魄一旦分離,這人還好得了嗎?
鐘正川《禅定》,現于雅昌拍賣行拍賣中
老子說過,盡量要做最好的努力,卻要把欲望降低。達到“形神合一”的狀态,這是老子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組織,作為領導者要認真看待自己管理的組織,要使整個組織“營魄抱一”,把形和神統一起來。這便是為什麼企業必須有文化和精神内核的重要性。
如何鍛煉自己做到形神合一呢:吃蘋果就想蘋果,走路就想着走路
好多人把“營魄抱一”作為修煉的準則,也就是練氣功或者是修身養性的指導,這是有道理的。
生活中,大家常常是形神分離的。比如你人在走路的時候,眼睛看着夾道的街景和建築,心裡還想着單位的事,家裡的事,公司的事。形神就分為三部分了。長此以往,是達不到身體健康、心靈甯靜的狀态的。我們在做什麼事,心裡就要想着這件事。比如吃蘋果的時候,就一口一口地吃,品嘗蘋果的味道。
以前人們奉行“食不言,寝不語”,現在我們把前人的這些好習慣丢了。
羅大倫學者和他北大的同學去拜訪茅山的理安道長。吃飯的時候,大家不斷地問道長問題。道長隻吃飯,不回答。後來大家問得道長實在忍不住了,就說:“我們道家講吃飯的時候就吃飯,要體會五谷的美味。但是大家問問題實在是太迫切了,所以我現在放下食物,來回答你們的問題。回答完問題,大家就安心吃飯好不好?” 這才是真正吃飯的狀态。
如何修煉自己,做到“形神合一”呢?我想到現在你應該有了答案:做什麼就想什麼。吃蘋果就想蘋果,走路就想着走路,這就叫形神合一。從今天起,您吃飯時别跟人閑聊,别看手機,專注體會五谷、蔬菜的美味,這樣就好了。
《專氣緻柔》韓北石 2017 水墨作品
二、内家拳以柔克剛,确實能“如嬰兒乎”
什麼叫“專氣緻柔”?“專氣”就是心不散亂、吐納呼吸,“緻柔”就是身、心柔軟,不糾纏任何事物。這是一種大定(借佛家語)的狀态,也就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
有人應該聽說過處在大定中的人,就算毒蛇猛獸見了都回避,決不會傷害他。這也好理解,隻要有這個“小我”在,就會發出一些與自然不和諧的雜亂氣息,毒蛇猛獸接收到這種信息,就會産生本能的反應,發起攻擊。而在大定中是與自然合一,也就是與“道”合一的,當然就不會激起任何其他生物的反應了。
“專氣緻柔”就是把自己調整到嬰兒般的柔軟體态,就能長盛不衰。作為統治者,治理國家也是如此,要像嬰兒一樣無欲無為,順應自然本性,而不加任何人為的因素,隻有無為而治,才是真治。采取強硬措施不但不利于安定民心,反而會導緻天下大亂。所以,要順應百姓自身的自然規律,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人的精神有三種境界:駱駝、獅子和嬰兒
——尼采 語
這與尼采的說法不謀而合,尼采所說的人的三重境界,最高的一層也是嬰兒。
第一境界駱駝,忍辱負重,被動地聽命于别人或命運的安排;第二境界獅子,把被動變成主動,由“你應該”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動争取,主動負起人生責任;第三境界嬰兒,這是一種“我是”的狀态,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一切。
内家拳,中國武術不可或缺的獨門一派,擅長以柔克剛。
内家拳孫祿堂先生每次進入房間都會用腳挑開門簾,時間一長門簾就被踢破了,這就是打軟不打硬,也屬于秉承自然之法。如果每天都去踢石頭,那身體就會毀了。
内家拳 擅長以柔克剛
曾看過内家拳程秉鈞的一個視頻,老人家八十歲時參加懷柔孫氏拳交流會,表演了一個八卦拳中的高難動作“大蟒翻身”,但見老人家在快速走轉中突然身體翻轉掌從頭部拍出,其身法之快,腰部之柔韌,确實如嬰兒一般,就是年輕人也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老子說:“天下者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個道理就是說柔能勝剛,柔蘊含着無限的潛力。那麼如何使得身體柔韌呢?結論就是“專氣緻柔”,要使的身體柔韌,就必須養丹田之氣。對于養氣之道,内家拳孫存周先生指出:“尚氣者無力”,這就說明要想養氣,就要避免拙力,柔練慢練才是唯一途徑。
可見其中智慧。
和大野先生一起讀《道德經》,一起提高修養,了解人生之道,踐行它,你所面臨的困難都将慢慢解開,獲得更好的自己,未來和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