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接受教育,學生為什麼要學習,學生、家長、老師、學校、教育管理機構都有着不同的答案。
有句話說得好,很多人不願意吃學習的苦,而甘願吃生活的苦,為什麼?懶呗!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吃,而生活的苦,躺着就來了。
被生活痛扁的家長們,後悔在該學習的日子裡沒有全力以赴,眼前又時常感歎書到用時方恨少。他們對孩子們循循善誘,掰開了揉碎了講為什麼要學習的道理,而那些還沒吃過生活的苦的孩子們,最多也就是口服心不服。道理沒有想通,就沒有原動力,他們可能在壓力下被迫努力學習,也有可能在壓力下主動放棄學習。
感同身受才能徹底接受。
家長們也是在吃盡了苦頭後,才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這是普遍規律。憑什麼讓一個沒有吃過生活苦頭的孩子,徹底接受這些道理呢。
很少有家長願意讓孩子真正吃生活的苦,而大部分體驗式的吃苦,并不能起到感同身受的作用。
感同身受後的接受對多數人來說不容易,而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類比,讓孩子們明白學習的道理。
教育管理機構站在整體的角度看待教育,為的是培養人才,調整人才結構,完成基本國策;教育是學校的主業,目的是落實教育政策,完成教育規劃;老師站在教育的最前沿,在落實教育任務。目前,在“雙減”政策下,義務教育階段正在恢複正常狀态,教育資源平均,家庭的教育投入減少。
根據美國《财富》雜志,美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大企業不到40年。據國家工商總局在2013年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近5年退出市場的企業平均壽命為6.09年,壽命在5年以内的接近六成。決定企業壽命的因素很多,最關鍵的分别是核心能力、外部環境和資金。
現如今,我們的教育環境可謂越來越好,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的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少,孩子們隻需要集中精力完成核心能力的培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教育投入相對漫長,平均需要至少12年的時間。然而,對每個孩子的教育投入,成功的确定性最高,持續盈利時間也最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投入是最劃算的投入。
每一位學成的孩子,都相當于一個小公司,源源不斷地産生利潤,成為生存和生活的來源。以每個人30至40年的職業生涯,這個小公司的壽命超過了大部分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比多數公司都強,整體活力比多數公司都牛。
和孩子們坐下來,算一下這筆賬。告訴他們,最低目标,為了以後的生存,最遠目标,為了幸福的生活,最高目标,為了人類的未來,努力學習吧,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