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先生》裡靳東說:上帝造人分三六九等,有的人那就是被上帝所偏愛的,精雕細琢純手工定制,那還有一大部分人,那都是上流水線批量生産的,有的是殘次品還要被勉強淘汰。
毫無疑問,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被上帝所偏愛的那一小撮。一旦發現孩子有某項天賦,就會不惜一切地将孩子往那方面去引導、培養。
然而,天才真的那麼容易打造嗎?
陳莉是廣州人,外表秀美,性格娴淑,且十分好強。由于父母偏心,所有的心血都放在弟弟陳強的身上,所以陳莉從小就暗暗與弟弟較勁兒,将來一定要混得比他強。無奈的是,後來的事不盡人意,陳莉離婚了,而且還帶着兒子。顯然,她的人生已經輸給了事業家庭兩相得意的弟弟。
她覺得,自己之所以混得不盡如人意,都是父母對她的疏忽造成的。于是,她把兒子的教育看得比天大,在她看來,如果兒子将來出息了,也就等于自己出息了。
陳莉兒子名叫李偉,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他常常在桌邊看書、畫畫,一連幾個小時都不走神。陳莉很高興,覺得兒子這種專注的性格有利于今後的學習。于是,在兒子還沒上小學時,她就開始了全方位的培訓:小提琴、舞蹈、遊泳、趣味數學和英語,能想到的,她都上,全面打造兒子。
李偉上了小學後一路成績領先,各方面都出類拔萃,就連老師都感歎,這個孩子好好培養,将來會有大出息的。陳莉見狀,更加堅定了破釜沉舟的決心,她決定賭一把。于是退出了生意場,變賣了家産,送兒子去英國讀書!
2016年,陳莉帶着兒子移民來到了英國利物浦,她将兒子送進了一所私立小學。為了鼓勵和感染兒子,她拼命學英語,很快就适應了當地的語言環境。兒子也很棒,沒多久就習慣了英國的學習和生活。更令陳莉欣喜的是,兒子的老師對她說:“這孩子聰明極了!真的很少見!您可以參加‘英國天才委員會’的測評試試!我想您的孩子沒準是個天才!”陳莉怦然心動,仿佛瞬間看到了希望。
她很快查到了資料。原來“英國天才委員會”是英國教育部專門用來鑒定天才兒童的機構。為了保證英國超常生的培養能達到世界最高水平,英國教育和技能部根據世界上多個國家最優秀兒童的智力水平,設立了9歲、13歲和18歲三個等級的“超常生國際水平測試”。全國每一所學校都要确定超常生名單,制定超常生培養的計劃和政策。
家長和學校可以随時為學生報名,申請參加此類考試。隻有通過這種考試,超常生才可能有機會享受教育和技能部提供的一些課外學習和輔導活動,在學校裡進入“天才班”。
經過多年的觀察,英國國家教育部意識到這個标準過于嚴格和單一,可能會漏掉許多真正的天才。于是,英國的教育法用13個條文肯定了天才兒童實行特殊教育的做法,而且把“天才”的概念大大拓寬了。其法律定義的“天才”包括:超常的智力、創造力、特殊學術能力、領導能力、藝術能力等。為了适應天才的新定義,“英國天才委員會”誕生了。
其測評條件非常簡單:隻要您覺得自己的孩子符合天才的标準,可以上報孩子的相關材料,一旦獲得認可,這些天才兒童就能獲得特殊教育。
在老師的推薦下,兒子李偉很快參加了測試。和尋常的考試不一樣,天才測評的題目非常有趣。比如說,給出兩組物體,要求找出對應關系,并解釋為什麼;專家說出一串無規律的數字,要求由後往前背出來;李偉最喜歡的是圖形題,可是題目非常多,李偉坦誠自己沒有做完題目。陳莉想,恐怕這次考試毫無指望了。然而沒多久,她接到了心理專家的電話,詳細地解釋了測評的結果并逐一解釋評估的各項目,特别肯定了李偉突出的圖形思維能力,當然也指出孩子的弱點在語言,僅高出平均指數。
但這位心理學家還特别贊揚李偉,他來英國的時間不長,其語言水平已超過同齡平均指數,實屬不易。最後這位專家還特别強調,測評結果要對孩子保密。三個月後,李偉終于收到了教育局的正式通知,這個中國孩子竟然成為了英國天才,陳莉喜極而泣,恨不得抱住每個人猛親一口。
就這樣,李偉開始接受一種全新的教育。
然而,沒多久,一向自信的李偉開始變得情緒不穩定。原來在李偉的班上,有些孩子的表現更加超常。他的同桌,一個叫特莉瑞的小姑娘在别人還在看幼兒畫冊的時候,她就能分析句法,甚至讨論哲學問題。她掌握的哲學知識甚至超過30多歲的成年人!不僅如此,她還出版過個人畫冊,是兒童出版商眼中的小紅人。另一個叫丹斯的男孩年僅11歲,是語言天才,他已經掌握了4門外語,目前正纏着李偉學習漢語對話。更讓李偉感到自信心受挫的是,雖然他的數學成績是第一名,可是從另一個學校轉來的名叫艾米的女生在6歲的時候就會解二次方程和一些三角函數題目。
陳莉沮喪地發現,與這些真正的天才兒童一比,兒子弱爆了。而且,兒子進入天才班後,沒有從前快樂了。他常常一個人發呆,神情很落寞,甚至對上學失去了興趣。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兒子可能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天才。
因為在來英國之前,李偉本身是有數學基礎的。而難度本身就高過英國小學生的程度!所以,李偉才會表現出數學成績很好這種“天賦”。但是在其他很多方面卻顯得很“白癡”,比如她從未意識到要教育李偉學習自然科學,以及鍛煉他的社會交往能力。陳莉最後不得不承認,其實,自己的兒子在英國之所以成績好,隻不過是因為在國内死讀書的結果,其實他的思維能力遠遠不如那些成績比他差的英國孩子!
意識到這一點後,陳莉決定放棄這個所謂的天才培訓班,讓兒子恢複成常人。可遺憾的是,李偉的心裡已經被打擊得體無完膚,他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别人,一點自信也沒有。他不願意再敞開場心扉地交朋友,隻喜歡一個人默默地發呆。陳莉驚恐不已,沒想到一場“造星”計劃沒成功不說,還搭上了兒子的心理問題。她不得不花高價聘請心理醫生,開始疏導兒子的心理。
其實,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被上帝偏愛的,但事實上,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大都數人都是批量生産出來的,有瑕疵、有缺陷。天才有天才的悲哀,何不面對現實,當一個快樂的普通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