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不久位于南京路的新世界城宣布閉店裝修之後,今天,滬上“元老”級的購物中心運營商——百聯股份宣布:“未來五年,百聯股份将着力發展新型概念的購物中心,百聯南方購物中心和百聯曲陽購物中心作為率先轉型的兩個新型概念的購物中心,将分别于今年8月和9月重妝亮相。”此舉,意味着按照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的要求,本市各大商圈商街“重塑商業地标”的行動正在向縱深發展,由核心商圈向周邊全面鋪開。
強調無處不在的社交、連接與分享
曲陽路800号、始建于1993年的上海商務中心,老上海們一定不陌生。舉辦過華交會,入過易買得、家電城的商務中心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着實風光過一陣。然而,2016年12月31号,吉盛偉邦、易買得和家電城卻齊刷刷地關了門。老舊的外觀、周邊交通的擁擠、商場動線的逼仄、再加上主力業态為受互聯網沖擊最厲害的傳統家電家居、食品超市大類,上海商務中心坐擁黃金地段,卻漸漸地産生不了“黃金效益“”。
如今,沉寂已久的這一老牌商業中心終于有了動靜。何為新型概念的購物中心?百聯股份購物中心事業部總經理陳旭存解釋說,“新型購物中心”強調無處不在的社交、連接與分享,這意味着原上海商務中心将徹底告别原有業态,轉型成以一個“LEARNING(學習)”為主題的社區型購物中心——百聯曲陽購物中心,打破商戶之間互不往來的傳統形式,增加時尚互動體驗。比如,這裡将誕生全市首個歐洲集裝箱風格的室内集市;又如,這裡的“一站式親子空間”,将成為虹口區單層面積最大的多功能沉浸式親子互動空間;業态配比當中,中高檔餐飲品牌的入駐将占總體量的30%左右,并設有傳統老字号餐飲區域。截至目前,百聯曲陽項目已經吸引到威爾仕、多多淘、愛嬰室、好孩子星站、英孚教育、悅詩風吟、戴森、周大福、紅星影院等品牌的入駐,其中多家為該商圈的首店。
百聯南方購物中心作為上海最早的一批購物中心之一,近年來,随着周邊中庚漫遊城、蓮花國際廣場的崛起,它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轉型升級也勢在必行。為了在夾縫中殺出一條路,百聯南方購物中心的轉型方案是将原南方友誼商城重新打造定位于年輕潮客和年輕家庭為主力客群的全新商場,引入新能源汽車、新文化空間、無邊界餐廳、健康活力運動場等多個新型業态。按照新的布局,商城内90%以上的品牌都要進行調整,零售比例要從現在的100%下降到50%以内,餐飲、文化、娛樂等非零售的消費比例要提升到60%。
百聯股份總經理錢建強表示,截至目前,百聯股份購物中心事業部擁有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百聯南方購物中心、百聯西郊購物中心、百聯中環購物中心、百聯又一城購物中心、百聯南橋購物中心、世博源、百聯重慶購物中心、百聯沈陽購物中心、淮海755、百聯世紀購物中心、百聯安慶購物中心等19家大型綜合商業中心,已深耕上海及長三角區域,并覆蓋全國多個省、市等地域。“未來五年,百聯将着力從經營‘購物中心’向經營‘消費者’轉變,發展新型概念的購物中心,加快新店拓店的發展速度,未來3年以每年1-2家的速度新開4-6家門店,主要選址在市郊和長三角地區。同時,對已有的門店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也需防止新的“千店一面”現象
近年來,“電商”對“店商”造成的沖擊已經不可逆轉,購物中心動線設計得再流暢,也抵擋不住“電商”通過大數據手段“一鍵獲客”的能力。業内普遍認為,購物中心要殺出重圍,需從商業的社交屬性上下功夫——人類是社會型動物,當解決了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後,就會有社交需求,并從中獲得被尊重感,而不少社交活動,恰恰是無法在線上完成的。
自去年以來,本市一批興建于上世紀90年代,差不多有20歲“高齡”的老牌商廈紛紛啟動了大調整,比較成功的有第一百貨商業中心、上海世茂廣場、新天地廣場(原太平洋百貨淮海店)等,人們欣喜地看到,這些“老店新開”項目,不僅在“換臉”,更注重“換心”:它們壯士斷腕,大幅降低了零售業态的比例,大舉引入餐館、咖啡館、卡拉OK、影劇院、親子活動、健身競技項目等社交場景,目的都是把“購物”中心變成“社交”中心。盡管服務業态在“創收”上不及零售業态,即能夠帶來更多的租金或者“扣點”,但它們帶來了人氣,形成了吸引消費者重新回到實體商業的強大磁場。
而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啟動的商業調改項目“吸睛度”更高,比如新世界城将引入世界上最高的室内攀岩項目;“Tx淮海劇彙”由原一百淮海店、錦江國購“合體”而成,在面向淮海路、高達40米的中空立面上,将雕琢一座LED屏幕與真山真水真綠植結合的瀑布,每天晚上6點鐘,這裡将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多媒體秀,成為吸引上海市民和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旅遊者的一處“網紅打卡地”。
當然,也有業内專家認為,引入服務業态,特别是一些非核心商圈的社區型購物中心在引進服務業态時也要切忌一窩蜂。這是因為滬上購物中心的總量已經很大,個别商圈甚至已經出現了紮堆現象,因此,在各大購物中心内,餐飲、電影院、親子活動等服務業态如今有了一定的過剩現象。特别是在一些社區型購物中心,在非雙休日之際,餐廳門可羅雀、電影院空空蕩蕩、親子項目老師甚至要比小孩多……此時,不妨可以借鑒境外的一些成功案例,從而讓轉型之路走得更順暢:
比如,LendLease(澳洲最大房産開發商)在歐洲建立了一個大型購物中心,内設很多培訓中心,為當地人提供就業培訓,使很多人願意來;在新加坡,購物中心不僅是兒童遊樂場,也是很多科學中心的戰略合作夥伴;在香港,希慎廣場完全突破“立體”購物中心的空間限制,在4F-7F打造縱貫3層樓的敞開空中花園,吸引消費者前往,還能作為百變的“社交場地”……
“在購物中心碰到沙灘、河流甚至醫院都不必驚奇,在購物中心體驗坐飛機或者駕駛的感覺也在意料之中。與競争對手錯好位,平衡好雙休日和工作日的客流量,是讓購物中心的轉型變得可持續的秘訣。”這位人士說道。
欄目主編:吳衛群 文字編輯:吳衛群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曹立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