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保定市市長 馬譽峰
1982 年,是我們财院 78 級的畢業之年。那年寒假開學後,按照學校的教學安排,我們到天津市百貨公司實習月餘。實習結束回到學校後,即進入畢業論文的資料準備、撰寫和答辯階段,再往後,基本上就是等待分配工作了。随着畢業時間的臨近,離别的氛圍日益濃厚,四年同窗,同學們朝夕相處,結下了兄弟般的感情,一想到即将告别校園,奔向各個工作崗位,離愁别緒湧上心頭。
在這樣一個時刻,同學們開始互相寫離别贈言。我專門準備了一個本子,請同學給我寫,我也給同學寫。今天再來品讀這些贈言,既親切又珍貴,感到這些贈言體現了幾個特點:
一是有強烈的時代感。那時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畢業之際,正是各行各業需要人才之時,作為時代嬌子的新一代大學生,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決心盡快投入火熱的社會實踐當中去,為四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同學們的離别贈言充分體現了這一時代特色。
二是勵志性強。同學們的贈言多是互相鼓勵和激勵之語,用現在的時尚用語,就是充滿了“正能量”。
三是文學色彩濃厚。這些贈言或詩或詞或聯,頗顯文學功底。我那時正癡迷于楹聯的寫作,許多贈言都是用對聯的形式來表現的,盡管有些并不是很符合聯語的規則。
四是态度都很認真。每個同學所寫贈言,都經過了認真思考。有的同學甚至為寫一條贈言琢磨好幾天,所以寫的贈言都很“個性化”,幾乎都是“私人訂制”。
歲月如歌,78 級畢業即将四十年,今天再讀這些離别贈言,仿佛又回到了那個令人難忘的激情燃燒的歲月。畢業之際正是《年輕的朋友來相會》那首歌流行的時候,我們一邊高唱着這首歌,一邊憧憬着二十年後的未來時光,沒想到一晃四十年過去了,我們财院 78 級同學年齡最大的今年已經 77 歲,最小的也已接近 60歲,幾乎都已告老退休。四十年來,盡管大家從事的職業不同,所處環境不同,但每一位同學都秉持着“愛國、勤奮、團結、向上”的财院 78 級精神,都沒有辜負我們所處的這個偉大時代,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今天,我把保存四十年的這些畢業贈言再展示出來,以紀念我們河北财院 78 級畢業四十周年。
(2022 年5 月 15 日淩晨 1 點 30 分寫畢)
以下為大學别時感言集錦:
贈 趙艮明
四年同窗四年同桌四年同學四年同志
此間情意你明我明有心明;
千裡相磋千裡相砥千裡相思千裡相逢
來日笃誼峻峰秀峰無頂峰。
趙艮明 贈言
贈譽峰摯友:
誠心、虛心心心相映;
共求學識業雖初就;
大事、小事事事相宜;
同結手足友誼長存。
贈 潘志勇
志士應于雨中浪中成偉名而不可釣譽
勇将當在風裡火裡舉大業然勿忘登峰
再贈志勇(智永)
智慧淵于學,
永無竭止日。
賢士備聖心,
才子誰不識?
潘志勇 贈言
讀馬列書學馬遷史左傳文少陵詩
書山覓寶硯田耕耘四載勤奮讀書不求
名譽誓攀高峰堪稱吾師
研管仲論探管理學摩诘畫名句聯
學海尋珠藝苑拾貝三本大學生活志存
高遠勇往直前凡中不凡
願兄:在天地間能上能下
于生活中亦柔亦剛
贈 賈文成
昨日欲哭,哭人生為何多别離;
今朝且喜,喜省城同住常相晤。
四年之誼,一言難表;
留此歪句,權當紀念。
賈文成 贈言
譽有峰,譽峰惟賴登攀,是好馬半步不停。
文若成,文成出自磨砺,為大賈深藏虛谷。
贈 牛志雲
志當高遠
雲外有天
譽不可釣
峰賴力攀
牛志雲 贈言
與兄共勉:在人生的戰場上,唯有日日前進不屈不撓的人能獲勝。
贈 梁保生
梁棟不在高,
保國沓在誠。
生當為人傑,
記入青史中。
梁保生 贈言
書贈譽峰君:
同窗四載
結友兩班
來日相會
願君更上
贈 周保良
保節須心誠,
良景由心造。
謹慎成大事,
識遠德自高。
周保良 贈言
今日學習之驕子
明日國家之棟梁
贈 張志平
志大起于低,
平凡蘊巍屹。
心有萬卷書,
誠能馳千裡。
張志平 贈言
願相會于祖國“四化”實現之日時!
贈 許 誠
許身以報國,
誠心相待人。
奮鬥先立志,
飛翔入青雲。
許 誠 贈言
贈譽峰君:
有志者,事竟成!
贈 曲廣博
廣袤大地任憑馳騁何懼山高水險路崎岖;
博淵才學全賴努力豈怕夏酷冬寒境危逆。
曲廣博 贈言
贈譽峰:
願為雄鷹,冒風雨,沖向蒼穹;
願為駿馬,頂烈日,萬裡不停;
願似高山,巍峨立,威武不屈;
願似大海,坦蕩蕩,深沉無聲。
贈 張思純
有才有識,望汝終生求知;
亦剛亦柔,教我竭誠待人。
再題:
思之善良意,
純然笃誠心。
賢友度四載,
兄弟之誼真。
張思純 贈言
題贈譽峰友:
願友:
馳騁弱冠志,
縱橫立世篇。
再題:
天工巧琢玉成器,
古木參雲峰自高。
贈 田雲普
雲外有天天外有雲雲連天天連雲穿雲破天就有膽;
山内含水水内含山山銜水水銜山跋山涉水當含志。
田雲普 贈言
贊譽峰:
似駿馬奔騰在廣闊的原野,
如浪峰洶湧在無邊的海面。
今日不息的進擊、艱苦的努力,
将換來明日那崇高的榮譽。
贈 李進章
慎擺墨硯,數進終南,問及千竹排新軍,可謂巨筆;
巧思華篇,每章驚世,踏遍萬山過譽峰,堪稱大師。
(渠新軍出上聯,馬譽峰對下聯,聯内含三人姓名。)
李進章 贈言
贈小馬: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舟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錄朱熹著名說理詩共勉。
贈 李 學
寡其語慎其言言語求其精而不求其多;
敏于事善于行行事在于思然非在于随。
李 學 贈言
春花秋實 來日方長
贈 賈忠國
敏而好學學而好問問腹滿經綸世人誰能無識;
博以善辯辯以善思思胸含韬略智者孰敢不知。
賈忠國 贈言
贈學友譽峰:
成功的花,
人們隻驚慕她現時的明豔。
殊不知她的童年,
浸透了犧牲者的血雨,
奮鬥者的淚泉!
贈 張為民
财院多才士
國家棟梁人
張為民 贈言
未出土時便有節
及淩雲處尚虛心
贈 高吉忠
稚氣正氣立志氣氣吞山河;
笃理偏理探真理理通天地。
高吉忠 贈言
國家興盛待我輩
衆朋叢集看譽峰
贈 解素芳
素潔永葆
芳馨常溢
解素芳 贈言
贈譽峰學友: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贈 張建民
建國須茹苦,
民強賴衆孺。
奮然踏征程,
志酬再相晤。
張建民 贈言
峰志是我師
賢兄引我行
贈 張鳳鳴
持其志無暴其氣
敏于事而慎于言
張鳳鳴 贈言
性相同習相同志趣相同堪稱摯友
才亦高志亦高品德亦高正為吾師
贈 黃大永
心有千點墨,
胸藏萬卷書。
黃大永 贈言
與有肝膽人共事
于無字句處讀書
贈 耿同立
耿介之心
同善之人
立于華年
志負青雲
耿同立 贈言
在坦途上行進之所以會更加艱難,是因為看不到障礙物和坎坷的存在了。
贈 朱振書
振翅騰雲飛,
書章駕雨落。
玉琢器已成,
峰自腳下過。
朱振書 贈言
振興中華日
吾弟縱筆時
贈 尹泊生
Still water runs deep
靜水深流。
尹泊生 贈言
不斷功讀
勇于實踐
總結經驗
步步向上
贈 王樹齋
樹大胸襟也大
齋深學識亦深
王樹齋 贈言
駿馬行千裡,
千裡之行始足下;
聲譽播景州,
景州名塔固根基;
高峰聳雲天,
雲天鋪錦寫新詩。
贈 渠新軍
看今日經綸滿腹熱血一腔弓待張;
望明朝壯舉空前名驚八方業已成。
再題:
渠流處處潤芳澤,
新苗壯禾皆去渴。
軍與我情恰似水,
别時倍感不可缺。
渠新軍 贈言
贈譽峰:
才華橫而不溢,更将銀蹄印廣野,勁納天地精華;
志向壯而不麗,再把金翅寫長空,力取山川靈秀。
贈 唐淑祥
淑美永存
祥瑞常伴
唐淑祥 贈言
今日書生 明朝英雄
劉萬玲 贈言
想,壯志淩雲
幹,腳踏實地
陳貴民 贈言
借梅傲寒铮铮骨
高風亮節取松竹
笑渡乾坤風和雨
蓮荷一株種玉壺
郜振廷 贈言
胸有韬略尚須舌槍磨利刃
腹存帥策更宜識荊結誠俦
鄭俊和 贈言
讓我們共同銘記一個老幹部的囑咐:
政治上要堅持原則,
思想上要光明磊落,
經濟上要一塵不染,
工作上要兢兢業業。
王振平 贈言
艱難苦辛青春時,
風華正茂同唱志。
來日有期舉杯賀,
覽路有勳留青史。
耿兵路 贈言
與譽峰共勉:
隻有乘知識之翼,才能翺翔于長空。
王育才 贈言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郭強 贈言
貌似愚鈍
胸分良莠
張振文 贈言
馬君譽峰友:
潭深水靜
金筆流洋
劉 兆 贈言
腳踏實地,準備迎接更艱苦的考驗!
但願:今日痛惜别,來日喜相逢。
郭志軍 贈言
學研、工作是生活,
休息、娛樂同樣是生活。
張喜東 贈言
願你含辛茹苦,玉就棟梁,有:
顔子淵聞一知十之聰明;
虞世南遷東腹笥之飽學;
李太白遊川吟詩之風流;
曹子建七步成詩之敏捷。
張蒙柳 贈言
雖懷柔慎重,
亦持剛不慌。
剛柔須并進,
譽峰則可達。
龍清海 贈言
賽駿馬,馳騁不息;
面榮譽,謙虛不倨;
攀高峰,志堅不渝。
石青凱 贈言
熱血男兒逢相知,
雪融原上聞馬嘶。
書窗四載憑寒苦,
征程萬裡任驅馳。
造就經綸唯天用,
吐納風雲度世機。
料得他年回首處,
當是雲蒸霞蔚時!
王希桐 贈言
贈譽峰:
懸梁刺股才不盡,
德才兼備才不淫。
适逢才源匮乏時,
中流砥柱由誰人?
莫道報國無紅門,
舉賢納德應由人。
若為諸葛真廬在,
玄德豈敢不顧君?
——希桐題記
張貴嶺 贈言
務實!
——與譽峰學友共勉
王振雨 贈言
努力學習
勤奮工作
振興中華
以慰平生!
贈 院團委領導
為公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辛辛苦苦苦内有樂;
是園丁風風雨雨日日夜夜平平凡凡凡中無煩。
——一九八二年七月八日晚于院團委為畢業團幹部舉行的茶話會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