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語音講清楚鹽堿地改良該如何做—堿土改良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這個月的第一篇文章,講了“什麼是鹽土,就是炒菜時候多了一勺子鹽;什麼是堿土,就是蒸饅頭時候多了一點蘇打”,這樣一個鹽堿地改良中經常出現的常識性錯誤,不分鹽還是堿的問題。第二篇文章《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辨别清楚你的土壤是鹽土還是堿土?》,教大家用生活中常用的食用鹽,小蘇打,食用醋簡單辨别土壤是鹽土還是堿土。第三篇文章《用通俗語音講清楚鹽堿地改良該如何做—鹽土改良的基本思路與方法》用做飯菜鹹了講了一下鹽土改良的基本情況,下面我們繼續上一篇文章的内容講堿土改良
什麼是堿土,就是蒸饅頭時候多了一點蘇打。
如果蒸過饅頭,也出現過不小心堿大了的情況,應該很多老人,尤其是喜歡做飯的女同胞比較清楚,放一放。放一放堿大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很多。
為什麼要放一放呢?為什麼放一放就可以緩解堿大的問題呢?
饅頭是用面粉做的,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經發酵會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經過不同的發酵途徑會生成不同的産物,有可能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有可能生成乳酸等有機酸。
也就是說發酵産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和有機酸,中和了碳酸鈉的堿性。
那麼堿土改良應該怎麼辦呢?對付堿的最好辦法就是酸,其次就是水。
因此,對于堿土改良的第一步是中和堿,然後去除或者降低中和産生的鹽。
對付堿土,天然或者人工的改良劑是比較好的手段和方法。
目前市場上鹽堿土改良劑根據其組成成分,大體可以分為含鈣制劑、酸性物質、有機質、其他材料4大類;對于堿土最有效的就是酸性物質,其次是有機質。
(1)酸性物質:如硫酸及其酸性鹽類、磷酸及其酸性鹽類,主要以中和堿為改良機理。不管是硫酸和磷酸,還是其相關酸性鹽類,加入土壤都會産生硫酸根或者磷酸根和氫離子,遇到土壤中的碳酸鈉或者碳酸氫鈉就會形成硫酸鈉或磷酸鈉 碳酸,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實現土壤中堿的中和。
(2)有機類改良劑:包括有機酸,如傳統的腐殖質類(草炭、風化煤、綠肥、有機物料)、工業合成改良劑(如土壤改堿劑cls、施地佳、禾康、聚馬來酸酐和聚丙烯酸等)、工農業廢棄物等。這類物質的作用一般有兩個:第一,有機酸直接中和土壤中的堿;第二,有機類改良劑的功能團可結合堿土的鈉離子,降低其危害;同時,其對土壤耕層的疏松作用,在土壤中形成了一個毛細管障礙層,破壞了土壤毛細管的連續性等。
不論是無機酸還是有機酸都是通過中和土壤酸性,實現土壤pH趨于中性;然後,結合鹽土改良的機理講土壤中的鹽分脫離耕層或者根區,實現了堿土改良的兩步驟戰略。在整個過程中,很多改良劑,尤其是有機改良劑既期待中和堿的作用,又起到改善土壤結構,為土壤中鈉離子淋洗創造有利條件。
通過上述四篇文章闡述,鹽堿土是鹽土和堿土的通稱,菜鹹了和饅頭堿大了是不一樣,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方法辨别土壤鹽還是堿,針對鹽堿不同我們需要的改良措施和原理也完全不同。因此,區分鹽堿、辨别鹽堿是實現土壤改良的前提,然後根據鹽堿情況選擇鹽堿改良措施和手段。後續我們将不斷推出鹽堿地改良的相關技術措施,盡請關注。
作者:新疆農墾科學院農田水利與土壤肥料研究所梁飛副研究員,今日頭條首發,其他平台轉載請私信作者取得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