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陶器用的是陶土,也就是自然界中普通的黏土,而瓷器的原料是瓷土,以高嶺土為主要原料,高嶺土是一種具有良好可塑性和耐火性的松軟土質,是燒制瓷器的主要原料。後來一些陶器也開始用高嶺土,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陶器為瓷器的出現做足了準備。
2、溫度:陶器燒制的溫度通常700到800度高溫之間,如果使用高嶺土,溫度會達到1000度。瓷器的燒制溫度為1200度,現代官方研究瓷器燒制1100度以上溫度即可。
3、釉:瓷器表層通常有高溫釉,使得器物表面有光澤。而陶的表層沒有釉或者是以鉛為溶劑的低溫釉。瓷器燒制過程中的高溫釉是高鈣石灰釉,其成品釉明亮有光澤,而陶器表面的低溫釉溫度在800度左右,外表相對瓷器較為粗糙。而且釉陶表層的鉛對人體有害,這種陶器通常被作為陪葬品。
4、吸水和聲音:普通人可以通過吸水和敲擊的聲音來判斷瓷器和陶的區别,瓷器幾乎不吸水,而且敲擊帶有一種清脆的聲音,陶器一般都有一定的吸水性,且敲擊聲音“遲鈍”。
5、顔色:瓷器的顔色胎有色白、看上去像半透明,有的呈現灰、黑等顔色,斷口在顯微鏡下與玻璃相近;陶器胎有紅、灰、白等顔色,不透光,斷口略微粗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