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發生了一場關乎東亞兩大強國的國運之戰。1894年的朝鮮半島發生了東學黨的叛亂,在朝鮮政府的求援之下,清政府派兵入朝平叛,遠在大洋之上的日本政府也趁機派兵入朝作戰。中日兩國由此掀起了一場關乎國運的戰争——甲午中日戰争。戰争最終以腐朽的清政府戰敗簽署不平等條約而告終。
其實這是一場注定日本獲勝的戰争,準備充分、團結一心的日軍對戰倉促準備、各自為戰的清軍,結果一目了然。但是如果這場戰争清軍獲勝,那麼對中日兩國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如果這場戰争清軍獲勝的話,那麼對日本而言絕對是一場災難。甲午戰争開戰之前,日本省吃儉用終于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如果日本戰敗這支海軍自然不複存在。日本蒸蒸日上的國運即便沒有戛然而止,也會推遲數十年,而在這數十年裡,或許日本已經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了。
與日本相反的是,即便清政府赢得了這場戰争,對于清王朝的而言也改變不了最終滅亡的命運。我們學近代史的時候,對于清朝滅亡的原因大緻歸納為三點,直接原因是革命黨人掀起的起義運動,外在原因是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殖民掠奪,而最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剝削壓迫。
從本質上來講,清末革命運動也是中國有志之士的救亡圖存的運動,它跟19世紀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一樣都是有志之士面對國家危難時的行動。甲午戰争戰敗之後,正式宣布了“洋務運動”的失敗。如果說清政府僥幸赢得這場戰争,那麼隻不過是将本就注定失敗的“洋務運動”多延續幾年,最終當這些愛國的有志之士發現“洋務運動”這條路行不通之後,依舊會掀起起義運動,清政府一樣擺脫不了被革命黨推翻的命運。
清王朝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與中日甲午戰争的勝負沒有多大的關系,沒有了日本,一樣還會有“七國聯軍侵華戰争”,中國依舊擺脫不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實力孱弱,最終還是會被列強欺負,該掠奪的依舊會掠奪,該壓迫的依舊會壓迫。
可憐的是當清政府受到壓迫的時候,不是想着反擊,而是把列強對清政府的壓迫轉嫁到老百姓身上。以慈禧太後為首的統治階層,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不敢貿然的與西方列強相抗衡。為了滿足西方列強對華夏大地物資、财富的掠奪,清政府不顧百姓生活,加大了對廣大百姓的賦稅征收,成為列強掠奪中國的工具。最終清政府被廣大的老百姓所抛棄,革命起義運動一觸即發、席卷全國。
可以說甲午中日戰争對于當時擺在清政府眼前的這三個問題沒有絲毫影響,即便是赢了日本,最終還是擺脫不了滅亡的命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