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塗技法和提香的肖像畫
提香對威尼斯畫派最重要的創新貢獻,就是首創了厚塗的技法,有意在畫面上留下筆觸。
畫家們剛開始用油調和顔料時,都是沿用以前蛋彩的畫法,也是一層一層地薄塗。這樣的畫法,畫面總是平整如鏡的。可是提香發現,如果用比較粘稠的油調和顔料,在局部厚塗,顔料的厚度本身就能為顔色帶來質感。
這樣,有的地方厚塗,有的地方薄塗或罩染,畫面就會不平整。而畫面的不平整恰恰讓光線産生了散射,使顔色産生更加豐富和生動的效果。
以前畫家總是很細心地抹平畫刷在畫布上留下的筆觸痕迹,提香卻是第一個故意留下筆觸的畫家。正是從提香開始,筆觸成了西方繪畫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後面的倫勃朗,就受了提香很大的啟發。
我們來對比一下拉斐爾的《卡斯蒂廖尼伯爵》和提香的《戴手套的男子》。
拉斐爾(卡斯蒂廖尼伯爵 ,1516年)
提香(戴手套的男子 ,1520年、)
這兩幅肖像用色都很少,僅以黑、白和灰為主色調,也各自代表了兩位畫家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提香筆下的衣物更具質感,我們似乎能夠感受到衣服的重量。正是因為有這樣驚豔的效果,自提香之後,厚塗的技術很快就流行開了。
正因為提香的肖像畫得非常好。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和教皇保羅三世都請提香畫過肖像。
提香(弗朗索瓦一世像 ,1539年)
提香(保羅三世像 ,1543年)
而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更是聲稱,他隻允許提香給他畫肖像。
提香(查理五世騎馬像 ,1548年)
提香對巴洛克畫家的影響
提香還對日後的巴洛克畫家産生了極大的影響。我們來看魯本斯與提香的同名畫作《維納斯與阿都尼斯》。
提香(維納斯與阿都尼斯 ,1554年)
魯本斯 (維納斯與阿都尼斯 ,1630年)
故事來自于奧維德的長詩《變形記》,說的是維納斯的戀人,美少年阿都尼斯的狗發現了一頭野豬,阿都尼斯急着去狩獵,維納斯卻想讓戀人留在身邊。與提香相比,魯本斯明顯走得更遠,色彩更加自由和松散了。但這裡有一個特别需要注意的細節,提香的阿都尼斯是急着向畫面右邊跑,而魯本斯的阿都尼斯是急着向後,也就是畫面縱深方向跑。從平面叙事轉向縱深叙事,正是巴洛克繪畫的一個特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