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心聲

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心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8:48:16

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心聲(教師本就不該被困在)1

“點贊轉發”等形式主義任務,不僅耗費教師大量精力,還會加劇教師的職業倦怠感。

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心聲(教師本就不該被困在)2

資料圖。安徽合肥市某小學,老師在語文課上指導學生。圖/新華社

| 蔣理

“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減負問題,也一直廣受關注。

針對教師參加考核、檢查、評比,完成形式主義攤派任務等非教學任務負擔沉重的問題,2019年,中辦、國辦就印發專門意見,明确了給中小學教師減負的二十條措施。2020年,各地教育部門進一步拿出了減負清單。但現實看,在一些地方,一邊發布減負規定,一邊給教師增負的問題,“毫無違和”地同時發生。

比如,有的地方教育部門落實給教師減負的做法,是組織全體教師開會,而開這種會議,實質就是給教師增負,減負就應該治理文山會海問題;再比如,教育部門制定給教師減負的清單,卻要求全體教師點贊并轉發這一消息等。

這就是典型的給教師布置形式主義任務,是在做減負的表面文章,也是當前中小學教師減負困境的真實寫照,甚至部分地方把“減負”本身也當作了政績工程。要求教師關注公衆号、網絡平台,點贊、轉發文章,其背後的“政績”邏輯是一緻的。

表面上看,這是要求教師重視學習,并把這作為教師學習培訓的任務,但從實際效果看,卻是把教師作為完成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重要力量”,達到“增粉”“高贊”“高轉發”的目的。

這除了耗費教師大量精力之外,還會加劇教師的職業倦怠感。更有甚者,還要求教師給學生、家長布置關注、點贊、轉發的任務,以此作為考核教師的指标。在此情況下,明知是形式主義任務,但很多教師也無可奈何。

因此,要切實減輕教師的非教學負擔,遏制上級部門給教師布置任務的沖動,并讓教師有權利拒絕這些形式主義任務,就應該加強對落實減負規定的督導,評價給教師減負的真實效果,追究給教師減負不力反而增負的地方教育部門的責任。

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教師管理與評價體系。不能再以行政為主導管理、評價教師,這種管理、評價體系,就讓教師難以拒絕非教學任務,隻能無奈地配合、完成。

要促進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必須讓教師的管理和評價,回歸以教育為本。應成立教師委員會,由其負責包括課程改革、校本教材編寫、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在内的教育事務,制定教師評價标準,并監督實施。隻有推進教師專業同行評價,才能真正關注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在教學崗位上的實際教學貢獻。

事實上,我國正在推進的“雙減”,也對學校教育提質增效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需要進一步給教師切實減負,讓其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而不是被困在“點贊轉發”這類形式主義任務裡。

撰稿 / 蔣理(媒體人)

編輯 / 劉昀昀

校對 / 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