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衆朋友,你好。
暑假期間,關于“學習困難”門診的話題登上熱搜。從首都兒科研究所,到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再到天津市兒童醫院,近來不少醫院依托心理科室開設“學習困難”門診,并且常常“一号難求”。有網友調侃:“沒趕上好時候,要不早成學霸了”。“學習困難”門診到底針對哪些問題、發揮什麼作用?今天,我們就從這兒聊起。
學習不好還能治?别說,學習困難還真可能是病。據調查,在前來問診的孩子中,有的是“不願學”,出于焦慮等原因而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屬于情緒和精神心理障礙。而有的則是“不能學”,存在多動症、自閉症、閱讀書寫障礙、精神發育遲緩等狀況,屬于神經系統發育問題。如果說前者尚且可以通過心理幹預、家校配合,引導孩子重拾信心,後者則必須采取藥物治療、行為訓練、運動輔助等方式,幫助孩子重回正軌。如果不确定學習困難的原因,不妨尋求專業意見,防止“藥不對症”“有病亂投醫”。
(圖片來源:光明網)
孩子學習始終是父母關注的話題焦點。在社交平台,家長輔導功課氣到“心梗”“腦梗”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可以說,“學習困難”門診呼應了不少有娃家庭的現實需求,挂号爆滿的狀況更折射出市場需求。一位醫生表示:其實原本并沒有“學習困難”這個診斷類别,之所以用這一名稱開設診室,是因為部分家長、老師并非醫學專業人士,不能分辨學習困難的源頭是生理還是心理因素。所以,使用這一相對通俗的診室名稱,有助于提示社會更早、更好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需要反思的,不僅是“學習困難”背後的原因,更是家長、老師的教育方式。一些老師堅信:“學習不好就是懶”“叛逆不聽話,所以考得差”,一些家長面對孩子成績不佳時也會簡單粗暴地選擇言語暴力甚至棍棒相加,不少人也固執于“好學生心理一定沒毛病”“多花點時間一定能提高成績”的偏見。教育是一門科學。“學習困難”門診的出現,有助于打破家長、老師的刻闆印象、先入之見,提醒他們以更加科學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進一步說,“成績不好”不代表“學習困難”,導緻“成績不好”的原因多種多樣,未必都能通過“學習困難”門診治愈。通過診療發現,一些學生學習能力沒問題,成績不理想的症結可能源于不正确的教育觀念、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和不适宜的學習環境。有的家長望子成龍,給孩子太多壓力,嚴重擠占睡眠和運動時間;有的家長奉信“棍棒之下出高分”,導緻孩子對學習産生應激情緒;有些家庭麻将聲聲,電話不斷,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這種時候,該治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該努力的不是大夫,而是父母。
(圖片來源:中新網)
教育必須遵循基本規律,再厲害的“學習困難”門診都不是萬能藥,都沒有變“學渣”為“學霸”的魔力。基礎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在教育這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中,沒有哪一方可以袖手旁觀、靜待花開。面對孩子成績不好,各方需要分工合作、攜手同行,通過營造良好環境、優化教學方法等,讓祖國的花朵在知識的滋養下茁壯成長。面對學習困難相關疾病,必須讓醫學的歸醫學、教育的歸教育,找準症結、對症下藥,為幼小心靈克服難關提供最堅實的依靠、最溫暖的臂膀。
學習固然重要,但學習不是全部。孩子的成長,每一天都在肉眼可見地發生。比起成績,健全的人格、健康的體魄、正常的認知對于孩子走好未來的人生路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開設“學習困難”門診不僅僅聚焦于學習問題,也要通過科學診療,啟發家長、學校、社會有的放矢,合理調整對成績的預期,讓孩子在合适的年齡裡做合适的事,幫助他們早日成長為一個擁有健全人格的“大寫的人”。
這正是:
學習困難不可怕,專業醫生有辦法。
藥石金方對症下,共護幼苗開新花。
大家晚安。
(文 | 馬原)
| 薦書 |
★ ☆ ★
《與未來談談心——睡前聊一會兒》
★ ☆ ★
丨簡介丨
繼《與時代談談心》《與世界談談心》後,人民日報評論部的“睡前聊一會兒”欄目再推系列讀物之《與未來談談心》,把睡前幾分鐘的談心,變成更為觸手可及的陪伴。本書系統梳理了這兩年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熱點,分為風尚、世态、青春、時代、人物、文化、生活、社會、新知等部分,給讀者一個觸摸時間、觀察世界的窗口。
我們在時間中跋涉,向着未來前行。面對過去,每個人都會有遺憾、懊悔、回憶;好在,每個人也都有未來,那裡有困惑、失落,更有收獲、希望。這本小書收錄的,是時間中的圈圈漣漪,是記憶中的種種際遇,希望它能讓我們在相連的悲歡中,“一起向未來”。雖然未來還不确定,但也正因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 “與時代談談心 與世界談談心 與未來談談心”套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