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指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在民間稱腳跟痛。西方醫學的學者認為: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有關。而傳統中醫學認為:跟腎陽虛有關。但中醫這種說法,太龐統。常見的為跖筋膜炎,往往發生在久立或行走者,長期、慢性輕傷引起。側位X 射線片顯示跟骨骨刺。但為什麼在疼痛時拍片子,就認為跟骨骨刺跟疼痛有關呢?沒有拍片子前,沒有疼痛,難道就沒有骨刺嗎?把跟骨骨刺跟疼痛聯系在一起,顯然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疼痛會引起跖筋膜發炎。但也不能龐統地認為疼痛是跖筋膜炎症引起的。
足跟痛
病因及常見疾病
醫學界普遍有如下幾種認識:
1.足跟骨刺
跟骨退行性改變導緻的骨質增生,即“骨刺”,也是導緻足跟痛的常見原因之一。當“骨刺”長期存在,且長“骨刺”的跟骨長期負重或負重過大,引起局部充血和發生無菌性炎症時,刺激病變部神經,足跟才會痛。
2.跖筋膜炎
是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往往發生在長期站立或行走工作者,是長期、慢性、輕微外傷積累引起的病變,表現為筋膜纖維的斷裂及其慢性損傷修複過程。
3.跟墊痛
常發生在老年人,跟墊是跟骨下方由纖維組織為間隔,以脂肪組織及彈力纖維形成的彈性襯墊;青年時期,跟墊彈力強,可以吸收振蕩。老年時,跟墊彈力下降,跟骨在無襯墊的情況下承擔體重,嚴重時可形成瘢痕及鈣質沉積,引起足跟痛。
4.跟骨後滑囊炎
最易發生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内充滿滑液,局部腫脹,并有壓痛。
5.跟骨骨突炎
常發生于8~12歲的男孩,病變與小腿胫骨結節骨突炎相似,是在發育過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症狀,疼痛在跟腱附着點下方,可雙側同時發病。跑步與足尖站立可使症狀加重。骨骺愈合後症狀自然消失。
6.跟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後,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X射線照片上前跗窦處,負重時疼痛加重。
7.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變造成的應力性骨膜損傷或化膿性細菌侵襲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損傷。
8.足弓結構發育異常
高弓足、扁平足或内翻足等發育異常。
9.跟腱炎
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過度使用可導緻跟腱内的纖維發生慢性損傷,如超負荷的運動、頻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均可引起跟腱炎。
以上1-9種情況的分析,“三槐王氏脊柱定位調衡術”第七代傳承人-南京手技王王行知老師認為:足跟部的運動:是由腓腸肌受胫神經(L5--S2)支配、腓腸肌内側頭受(S1--S2)支配、比目魚肌受(S1--S2)支配、趾長屈肌受(L5--S1)支配、胫後肌受(L5--S1)支配和參與。而疼痛是受神經感知,一切疼痛離不開神經支配,了解了這些,說明足跟痛跟腰部L5-S1-S2所發出神經支配有關。王行知老師在臨床運用中,發現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足跟痛患者,在L5-S1-S2椎骨間都可以發現有椎間盤突出和椎體紊亂、錯位現象。外傷排除在外。
10. 外傷
由腳踝扭傷,引起跟腱、骨膜、筋膜纖維的斷裂而引起的足跟疼痛。
鑒别診斷
1.跟骨骨髓炎
跟骨骨髓炎雖有跟痛症狀,但局部可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等急性感染的征象,嚴重者伴有高燒等全身症狀。化驗和X線片檢查可确立診斷。
2.跟骨結核
本病多發于青少年,局部症狀明顯,腫痛範圍較大,全身情況差,并有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化驗及X線光片檢查可鑒别之。
治療:1、采用整脊複位術(腰部L5-S1-S2椎體實施手法整複)2、針灸(局部腓腸肌、腓腸肌内側頭、比目魚肌、趾長屈肌胫後肌)
3、推拿(手法局部腓腸肌、腓腸肌内側頭、比目魚肌、趾長屈肌胫後肌松解)
4、牽引(對腰部L5-S1-S2實施牽引)
注:以上治療方法缺一不可。對于急性發作、第一次發作的患者,隻要處理得當,往往一次調理即可痊愈。對于慢性患者需要5-10次才能痊愈。在做手法之前,一定要求患者做X光線檢查(排除外傷)。足跟痛切記不要手術。否則遺憾終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