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辛棄疾名言勵志短句

辛棄疾名言勵志短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8:49:14

原詞:

一剪梅 遊蔣山呈葉丞相

辛棄疾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白石江頭曲岸西。一片閑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辛棄疾名言勵志短句(桃李無言下自成蹊)1

賞析:

辛棄疾是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南宋豪放派詞人。他一生力主抗金,卻遭當時的主和派彈劾,仕途郁郁不得志。其詞作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又不乏想象绮麗,細膩柔美之作。辛棄疾始終以恢複中原為己志,将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對國家民族的興亡憂慮融入其詞作中,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

題目中的葉丞相即葉衡,和辛棄疾關系密切,也是著名的抗金人物。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作者正是得到了葉衡的推薦,第二次赴建康上任江東安撫使參議官。而後不久,葉衡入京拜相。這首詞正詠此事。

獨立蒼茫醉不歸。日暮天寒,歸去來兮。詞人送罷友人,又一次來到蔣山看景。“獨立蒼茫”引自杜甫《樂遊園歌》中一句“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詞人孤獨地站在蔣山上,天蒼地闊,孤寂愁苦無人訴說,隻能借酒澆愁。或許是出于對友人的不舍和想念?或是因為壯志難酬心生的憤懑無助?可能都有吧!“日暮天寒”寫明時間和季節,同樣出自杜甫《佳人》中那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詞人以杜甫詩中那個幽居深山無人識的絕代佳人自喻,道出胸中才華無處施展的寒涼之感,可謂一箭雙雕。“歸去來兮”借用陶淵明在《過去來兮辭》中首句“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文意,既點明詞人并非第一次來蔣山,又蘊含着詞人抱負無法施展因而産生的歸隐田園的消極情緒。

探梅踏雪幾何時。今我來思。楊柳依依。詞人面對這蕭瑟之景,不禁想起當時和友人一起踏雪尋梅的情景,感慨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見。“雪”象征純潔,“梅”喻指清高傲岸的人格,詞人和友人“探梅踏雪”,表明兩人志同道合,肝膽相照的純潔友情。“今我來思,楊柳依依”化用《詩經·小雅》中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當年送别時那依依楊柳的深情和如今歸來時雨雪迷蒙的怅然,像極了詞人送别葉衡前後的心境,貼切而婉轉。

辛棄疾名言勵志短句(桃李無言下自成蹊)2

白石江頭曲岸西。一片閑愁,芳草萋萋。下阙回到現實,友人早已遠走京城,可是這蔣山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依舊如故。山崗上綿延不盡的萋萋芳草似乎飽含離别的愁緒,詞人在此直抒胸臆,将自己對友人深深的思念都寄托在這迷離的春草中,意境凄迷悠遠。

辛棄疾名言勵志短句(桃李無言下自成蹊)3

多情山鳥不須啼。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詞人運用移情的筆法,将山鳥嘶鳴融入個人情感。此刻的山鳥分明也變得多情,似乎是在跟随着詞人的心境而啼鳴,這顯然是詞人自己“多情”了……而後筆鋒一轉,以“不須啼”規勸鳥兒,似是詞人的自我寬慰之語。人和動物竟能心意相通,彼此交流,詞人這樣寫,達到了诙諧幽默,妙趣橫生的藝術效果。

辛棄疾名言勵志短句(桃李無言下自成蹊)4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詞人對鳥兒如此“不講道理”?豈知鳥鳴實乃其天然屬性。“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一句給出了答案。司馬遷在《史記·李将軍列傳》中稱贊李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會言語,人們在下面走來走去,自己就形成了小路,隻要品行端正,無需刻意宣傳,自然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比喻實至名歸。此處詞人借用此典故對友人葉衡的功業做出了高度的贊揚,也表達了對其此次進京為官恩澤天下的強烈期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