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Gary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25年前,天津市南開區紅旗南路,一間白牆紅瓦的商鋪張貼着“開業大吉”四個字,店外鞭炮齊鳴,白煙缭繞,一個身着白襯衫灰西褲,系着紅領帶的年輕人站在陽光下露出微笑。他身後的商鋪門頭赫然刻着四個簡潔卻醒目的紅色大字:康衆公司。
那一天是1995年9月16日,站在門前的年輕人正是康衆汽配創始人(現在的新康衆CEO)商寶國。
康衆汽配0001号店-天津南開店
2020年9月16日這一天,有不少天津客戶來到這個門店,共同慶祝康衆成立25周年。
客戶為南開店送來25周年蛋糕慶祝
弗朗西斯·培根說過:真相是時間的女兒。把這句話安置于一個行業,它揭示的真相是,一個商業模式的驗證離不開時間的洗禮,特别是在一個緩慢、複雜、處于變革、經受着互聯網沖擊的行業。如果一家企業沒有被時間殺死,那麼時間最終會變成最好的朋友,讓它變得更加強大。
但培根沒有說明也無法明确的是,這個時間需要多久。
在美國四大汽配連鎖中,曆史最悠久的NAPA成立于1925年,至今已經95年;最年輕的AutoZone成立于1979年,也擁有超過40年的曆史。
25年,四分之一個世紀,相比于汽車後市場的整體發展曆程不能說漫長。特别是自2015年開始,資本大量湧入這個行業,過去五年整個行業經曆的變化或許比過去二十年還要多得多。這不僅僅體現在幾家創業公司的誕生,行業資源的整合,渠道的壓縮和升級,而是更多地表現在行業人士對汽配B2B的不斷思考,以及理解上的革新。
從這個角度而言,時間所呈現的密度也是動态的,這種動态性的内核正是出自時間長流中的種種客體。
所以,一家企業,特别是公認為頭部企業的康衆汽配(如今的新康衆),過去25年的曆史不僅僅意味着自身刻下的時間印記,也在某種程度上描繪了整個行業的面貌。
一、001号店起航
25年前,站在如今被定義為0001号店-天津南開店門前的商寶國,不知道是否想象過未來某天,康衆汽配的門店數量将超過1000家,而且都是直營門店。
無論如何,這個想象中的想象已成為現實。
從1到1000,數字上的變化看似簡單,經曆當然不會一帆風順。
康衆第一家門店成立後,經過一年時間,1996年第一家分店才在南京開業。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康衆和許多傳統經銷商一樣,主營車型件業務,在供給側占主導的年代,收獲了第一桶金。
001号店-預備店長培訓班(現儲幹培訓班)打卡
随着越來越多國際主機廠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緊跟步伐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汽配行業逐漸形成了代理-批發-零售的三層流通渠道。在市場變化下,康衆抓住機遇,在1999年轉型為品牌區域代理商,迅速拉動銷售規模。到2003年,康衆在天津、江蘇等區域建立了6家門店。
2004年4月商寶國被推舉為國内一個汽配經銷商聯盟的總經理(據信是國内第一個汽配聯盟),在同年9月受時任蓋茨中國區銷售總監顧鈞的邀請加入蓋茨任市場部經理,聚焦于非傳動系統産品的開發引進及經銷商體系的整合,這個業務最終演變為後來成立的優配。
2006年商寶國離開蓋茨公司回到康衆,這一年在康衆曆史上被定義為一個重要的轉折年。衆所周知,品牌代理業務雖然具有穩定的特點,且可以保證一定體量,但是局限性也很明顯,一方面受制于品牌商的政策,另一方面,代理商在整個行業中輸出的價值也比較單薄,在渠道變革時很容易被取代。因此康衆在2006年轉型為以系統性經營産品為主,同時提出“三不”(不做假貨、不做回扣、不做暴利)原則,以及快速、準确、全系列的服務理念。
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如今康衆汽配供應鍊的基礎。
2007年,江蘇康衆旗下13家門店并入優配,優配也獲得美國花旗的投資。但優配的發展并不順利,并最終在2010年解散,商寶國後來還專門撰文分析他對汽配聯盟的反思,當然這是後話。優配解散後,商寶國忙着從優配回購資産,并思考下一步的方向。
二、千店規模達成
2011年,康衆回購改制完成,并啟用新标識“CARZONE”延續至今。那個時候康衆門店隻有20多家。
到2014年,康衆全國門店已經超過100家,進軍浙江、甘肅、貴州、河南、内蒙等市場,電商平台同步上線。也是在那一年,康衆提出供應鍊服務商的理念,以及“車健康 人安全”的使命。
2015年是汽車後市場風起雲湧的一年,也是康衆成立20周年。O2O創業模式幾乎全面潰敗,重資産模式逐漸受到資本認可,快準車服、三頭六臂等汽配供應鍊平台也陸續應運而生。
大環境看上去對康衆有利,但其實也暗藏殺機。一方面,電商的滲透使得汽配價格越來越透明,影響汽配行業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新平台攜資本入場也對康衆造成沖擊。資本化道路看上去不可避免。
事實上,2014年年初康衆就完成了A輪融資,第一輪融資的大部分資金被用來建立IT研發中心,開發康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康衆汽配APP也在那年上線。
2014年康衆探索式的在鄭州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命名為F6的變速箱專業養護站,這一前瞻性的探索,為日後F6 SaaS系統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2015年繼續實現A 輪融資。同年商寶國發起并聯合衆人共同投資成立F6汽車科技公司,專注于汽修SaaS系統的研發和推廣。随後幾年,憑借線下直營門店網絡擴張和F6 SaaS系統不斷叠代,康衆成為汽配B2B賽道最受資本青睐的企業。
現如今,F6公司已成為擁有員工近400人,用戶數過萬,業務涵蓋智修、智數、智營等範圍的互聯網數字科技公司。
2016年,康衆直營門店數量超過200家;2017年,“千城千店”計劃正式啟動;2018年,康衆直營門店數量超過600家,全力拓展山西市場。相比于2014年,康衆通過四年時間實現門店數量5倍增長。
2018年8月,阿裡天貓車後業務、金固汽車超人供應鍊業務并入康衆,對内對外,康衆開始更新稱号為“新康衆“。汽配供應鍊作為新康衆體系的基礎設施,加快了布局的腳步。
2018年旗艦店-青島重慶南路服務中心
并購區域汽配經銷商是新康衆擴張路上的關鍵策略,例如在2019年11月初的“戰略布局山東發布會”上,就有8家單品類經銷商加入新康衆,助其深耕區域。2019年全年,直營門店新增300多家,總數量突破1000家。
第1000家門店位于海南省三亞市海潤路,從高德地圖上看到,從0001号店到1000号店駕車距離超過2800公裡,耗時30個小時,不過一天多的時間,但是從1995年行進至此,整整跨越了25年。
康衆汽配1000号店-三亞海潤路服務中心
時間推進到2020年,盡管被疫情稍稍打亂了節奏,但是疫情恢複後的第二季度,新康衆在華南戰區一口氣新增50多家門店,汽配供應鍊線下布局的步伐繼續向前。
回顧新康衆過去25年汽配門店擴張曆史,在某種程度上正契合了中國汽配行業的演變路徑。從單體汽配經銷商,到品牌代理商,到多品類服務商,期間經曆了早期自我擴張,汽配聯盟的嘗試,堅決的資産重組,逐步引入産業資本和風險投資,最終走向平台化。
一步步梳理下來,才覺其中的艱辛和艱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最終可能歸結為兩個字:堅持。
(備注:2018年康衆接受阿裡等公司投資時,部分原投資人選擇轉讓股份退出,這其中有3個投資人蔡景鐘、李劍、楊興濤在這之後分别作為天使級投資人投資了三頭六臂、好美特和奔世達。)
三、全國網絡的價值
1000 汽配門店網絡是結果和表象,本質上,目前汽配供應鍊仍是一個to小b的生意,要解決維修終端對汽配采購的需求。
全面、真品、快速、低價等是維修廠的主要訴求,商寶國把這些訴求分解為三個環節:交易、交互、交付,并把汽配供應鍊的核心競争力總結為一個詞:效率。
為了提高效率,把渠道壓縮到最低,一個全國性的汽配門店網絡是必不可少的,新康衆内部把汽配門店定位于前置倉,一方面表明它的職能仍帶有汽配儲存和中轉的屬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集中性地把維修廠的庫存轉移到康衆。
在城市定位上,網點主要分布在一二三線城市,在重慶、蘇州、成都、西安、上海等網點較密集的城市,都布局了20-30家門店,同時利用好快全品牌拓展四五六線城市。
基于網點廣度和密度,目前平台上易損件SKU在10萬左右,時效性上能滿足30分鐘送達,服務超過10萬家維修企業,基本形成了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上遊供應體系上的議價能力增強,能夠讓利于維修廠,供應更具價格優勢的産品;
二是全國性網絡實現了産品全國聯保、90天無理由退換貨等服務上的競争壁壘,同時建立客戶會員和積分商城等體系;
三是以F6系統為基礎的中後台搭建,打通整個産業鍊條上的數據,讓修理廠通過在線化的系統來進行門店的運營和管理;實際上有助于推動整個行業向系統化和數據化前進。
相比于其他汽配供應鍊平台,新康衆最為特殊的一點是汽配門店的直營性質,本質上是一個零售生意,盈利能力更強,同時更有利于掌控服務。
據了解,為了提高員工的整體能力,新康衆建立了一套人才培養體系。
早在2009年,康衆就和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進行校企合作,随後便開啟混合制辦學模式,并陸續在全國其他高校展開合作。目前人才引進也是以校招為主,社招為輔。
新員工入職要經曆新人培訓、鐵軍訓練、傳幫帶的帶教等一系列學習過程。在工作過程中,針對前置倉業務設計了儲幹培訓班(原預備店長班),員工按期接受培訓,日常跟進反饋,直到合格結業。在新康衆内部,想要擔任店長一定要經過這些培訓。一方面給員工構建了上升通道,一方面也滿足新康衆擴張過程中對人員的需求。
有投資人認為,在時間、資金、人員體系等要求下,再打造一個類似新康衆的全國直營汽配連鎖幾乎不可能。這種唯一性或許是新康衆的最大壁壘。
四、修配融合的前路
2018年8月新康衆成立後,曾經的康衆從一個汽配供應鍊平台升級為一個多維度的汽車後市場服務平台,把更多的業态和業務融入到平台當中。在年初,商寶國就建設性地提出“修配融合”的概念,意欲首先深度打通汽修和汽配兩個業态,逐漸從toB走向toC。
但其實在2012年,康衆就曾經嘗試修配融合之路,那一年商寶國找到操盤手張開誠在天津建立“車工坊”,隻是後來車工坊公司幾次易名轉型,發展走向了另外一極。
天貓車站是新康衆的第一個嘗試,這是一個認證體系。為了進一步加深與拓寬與維修終端的聯系,新康衆在2019年年底推出天貓養車加盟連鎖體系,并在2020年7月底推出“喵養車”本地化項目。
支撐整個大平台的,正是汽配供應鍊體系。在新康衆内部,汽配供應鍊闆塊被稱為基石。
新康衆COO李逸在接受汽車服務世界專訪時也表示:“新康衆所掌握的資源和其他企業不一樣。在人、貨、場三方面,貨是最底層的,新康衆通過這麼多年打造直營汽配供應鍊,保證正品和及時性……”
這種認知是有迹可循的。
美國的NAPA就是典型的修配融合模式。NAPA的核心業務是DIFM,主要服務于維修終端,也因此聚集了一大批維修廠客戶。針對維修終端,NAPA主要提供兩方面服務,一是快速的配件供應和低于其他渠道的價格體系,二是培訓認證服務。
融合不是簡單的配件供應關系,更是深刻影響加盟門店的業務和經營,NAPA就此成功從汽配領域進軍汽修領域。目前NAPA擁有60多個配送中心,6000多個汽配連鎖店以及超過10000家維修保養加盟店。
在中國市場,新康衆是最有機會複刻這條道路的企業之一。
不出意外,新康衆将一邊繼續拓展汽配連鎖網絡,一邊加速推進天貓養車等汽修體系。
并且,新康衆的想象空間不止于此,阿裡投資驿公裡自動洗車項目,以及螞蟻金服下面做的保險項目,都有機會嫁接在新康衆的體系當中。
李逸曾表示:“從新康衆的戰略上來看,肯定不是單純的易損件供應鍊或維修連鎖,我們希望自己是一家有很強基礎建設的公司,為車主提供一站式服務,輻射新車、二手車、洗車維保、保險等。”
從第一家汽配門店,到如今的1000 汽配連鎖門店、超過8000名員工、F6汽車科技、天貓養車等不同的業務體系,以及規劃中的大平台戰略……
25年,不僅可以促使一個嬰兒長大成人,也足以讓一家企業站穩腳跟,走在前列,直至影響整個行業。
五、後記
回顧一家企業的發展史,不是所謂的“馬後炮”,而是觀察個體的選擇和努力,結合行業的變化和趨勢,綜述個體如何在曆史洪流下一步步成長壯大。
相信有不少資曆豐富的行業人士,同樣經曆了中國汽車後市場波瀾壯闊的進程,其中不少仍堅守在這個不夠性感的行業當中,彙聚成整個行業最堅實的力量。
康衆汽配,一路走到如今的新康衆,這段曆程既是一家企業的成長史,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那些堅守至此的行業個體,共同講述了一個不忘初心的宏大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