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會産生反傾銷

為什麼會産生反傾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0:06:03

可以說,反傾銷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大傷痛。這也是包括中國在内,很多國家不得不面對的一個貿易現實挑戰。比如,不少中國商品,服裝、玩具、鞋帽、箱包,以及各種家電産品,在出口歐美過程中,就曾多次遭遇反傾銷調查。

當然最近幾年,我們也會用反傾銷去要求别人,比如說,中國就對原産于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征收反傾銷稅。

你會發現,這其實還是一個世界應該怎麼樣的問題。

但羅德裡克的觀點特别開腦洞,他認為反傾銷沒有用,原因恰恰是從效率的角度出發的。你看這個就很有意思,就好像A國在對B國進行反傾銷調查,看似打壓了B國,但實際上并沒有真的起到作用。

為什麼會這樣,

具體來看,有三個問題可以讨論:第一,為什麼反傾銷成為貿易制裁的高發領域?第二,誰有權裁定反傾銷?第三,為什麼大多數反傾銷最終是損人不利己?

為什麼反傾銷成為貿易制裁的高發領域?

反傾銷的意思不難理解,在國際貿易中,針對貿易夥伴低于成本價的商品傾銷行為,可以采取強制性加征關稅,或限制商品進口等制裁措施,也就是嚴厲打擊揮淚大甩賣或跳樓價格戰。

為什麼會産生反傾銷(反傾銷為什麼不會真的有效)1

有人會問,既然是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價格就是放開的。憑什麼進口國,還要對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定價,進行嚴格審核?更重要的是,世界貿易組織還專門制定有《反傾銷協議》,各成員國都簽字同意,世貿組織有權根據成員國的投訴,發起反傾銷的調查,并決定制裁行為。

表面上看,反傾銷涉及商品的成本和定價問題。對進口國的消費者來說,低價商品是好事,但如果進口國有同類産業,進口商品低于成本價傾銷,那就是大大的壞事,會導緻這些行業沒有還手之力。

比如20世紀80年代,日本汽車進入歐美市場,明顯的價格優勢、漂亮的外觀設計和省油等優點,把大部分歐美汽車巨頭打得節節敗退,不得不通過反傾銷調查予以還擊,最終促使豐田等公司在歐美設廠,并在當地設計生産高價豪華汽車,歐美同行才松了一口氣。

但往深裡面說,反傾銷争議還牽涉到,一個經濟體究竟是完全的市場經濟,還是混合經濟或者計劃經濟。

也就是說,你的出口商品的生産成本,是通過市場競争而降低的,還是因為獲得了某些政策補貼,是不公平的惡意競争?

所以,反傾銷的核心是貿易的公平性問題。

為什麼會産生反傾銷(反傾銷為什麼不會真的有效)2

因此,如果一個經濟體,沒有獲得普遍承認的“市場經濟地位”,其出口商品價格如果偏低,貿易夥伴就不會認為這是你成本控制得當,而是會懷疑你采取了某些不公平的手段,刻意壓低價格。

對于這種有失公平的疑似低價傾銷,進口國就有可能采取懲罰措施。

如果一個經濟體,已經被普遍承認具有“市場經濟地位”,那麼至少其出口商品價格,可以擺脫政府補貼的嫌疑,從而免于因傾銷而被貿易夥伴調查或制裁。

但這隻是一般性差異,在全球貿易中,也經常發生兩個市場經濟國家,相互指責對方搞傾銷的争議。

因此,一個經濟體是不是有普遍承認的市場經濟地位,并不是認定傾銷與反傾銷的關鍵,最終還是要看你的出口商品,在進口國有沒有相應的同行。

誰有權裁定反傾銷?

那麼,當争議出現時,誰有權認定某種商品是否屬于傾銷,如何做出反傾銷制裁?是進口國自行決定,還是由國際貿易機構來裁定?

這就要說到世貿組織的前身,從1948年開始實施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其中第6條,就是關于反傾銷保護的國際規則,這也是各國反傾銷立法的指導性法律文件。

之後,世界各國相繼制定了自己發起傾銷調查,以及進行反傾銷制裁的具體法規。1995年,世貿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反傾銷協議》就是通行的國際新規則了。

為什麼會産生反傾銷(反傾銷為什麼不會真的有效)3

中國的情況特殊,一直到2001年才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因此,中國自己的《反傾銷條例》,直到2002年才開始實施。在此之前,隻有中國商品在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或制裁,中國卻無法對來自世界各國的進口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或制裁。

所以從嚴格的法規角度,任何一個經濟體,要進行反傾銷調查或制裁,也不是那麼随心所欲的,必須要遵循國際規則。

也要有國内法規,要有受影響企業提出申請,然後要有比較透明的價格對比和市場調查,對于反傾銷裁定不服的出口企業,還可以到世貿組織投訴。但這些看似複雜且嚴格的程序,實際起到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呢?

為什麼大多數反傾銷最終是損人不利己?

在過去幾十年裡,随着全球貿易和分工的不斷發展,很多貿易夥伴之間有較強的産業互補性,在這些領域基本上不會出現傾銷與反傾銷争議。

但麻煩的是有一些行業,無論一個經濟體發達與否,往往還會保留,傾銷與反傾銷争議就會很多。

比如農業,美國、法國、加拿大、巴西、中國都是農業大國,大家為了避免自己的農業被進口農産品低價沖擊,既給本國農業各種補貼,又以反傾銷之名進行各種調查或制裁。因此在這個領域的貿易糾紛最多,常常鬧到世貿組織去裁決。結果大家越是反傾銷,各自的農業補貼反而越多。

羅德裡克注意到了,全球貿易中頗為高發的反傾銷問題,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他在書中第10章列舉了一組數據,自1995年世貿組織成立以來,先後裁定了成員國可以實施的3000多項反傾銷關稅,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印度、美國和歐盟。

同一時期,暫時提高特定關稅的貿易保障機制僅啟用155次,使用者多為發展中國家。所以他懷疑,反傾銷變成了一種貿易救濟工具,很不公平。

在羅德裡克看來,由于有反傾銷措施,一個強勢經濟體的某個行業面對國際競争時,并不一定會通過創新或效率提升來變得更強,而是會選擇發起反傾銷調查,依靠削弱外來競争者,從而繼續獲利。

因此包括羅德裡克在内的很多經濟學家,一直對世界貿易組織的反傾銷規則持反對态度。他們通過推算論證認為,隻要出口企業壟斷市場的可能性較低,低于成本的定價并不會對進口經濟體構成威脅。

為什麼會産生反傾銷(反傾銷為什麼不會真的有效)4

意思是說,與其花力氣發起反傾銷調查,不如仔細看看某家企業的市場壟斷能力有多強,因為企業主動選擇的低價并不可怕,沒有誰會永遠低于成本價做生意。

真正可怕的是,一家企業在特定行業的壟斷性。曆史經驗表明,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最終會采取高價策略,謀取超額壟斷利潤。

所以,世界各國,特别是發達經濟體,在其内部更重視并更堅決采取的治理措施,實際上是反壟斷調查,一旦認定某個公司涉嫌利用壟斷優勢謀取暴利,政府會毫不手軟地罰款,甚至分拆壟斷企業。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微軟,都曾遭遇反壟斷調查和處罰。

分析至此,羅德裡克教授的結論就很明确了,從關貿總協定到世貿組織,在國際規則的背書下,很多國家常常采用的反傾銷調查和裁決,實際上助長了最糟糕的貿易保護主義。

要真正解決全球貿易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切實倡導公平貿易,不能依賴反傾銷。

所以,分析反傾銷為什麼不會真的有效,我們可以得到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有些看起來是為了公平目的,而采取的約束行為,如果是以損害效率更高、創新更好的競争者為代價,等于是在保護效率更低,且不思進取的市場參與者,降低整體市場競争的有效性。

這種有悖市場競争良性運行的保護性措施,必然會損害所有人的利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