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上了初中之後,我對小學階段的學習關注的也少了,尤其關于小學階段奧數學習的已經很久很久沒寫了。
之所以還是要寫一篇是因為最近看到一位一年級孩子的媽媽在談奧數,讓我感慨頗多,所以想讓那些到現在還陷入認識誤區的家長搞清楚這東西到底是什麼。
這位一年級孩子的媽媽說自從自己孩子上了小學之後,身邊就有很多家長包括一些高年級的家長跟他建議一定要報學而思,而且說要早點報。
這位家長表示自己沒給孩子報,但是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少年不去上。
并且給出了非常詳細的理由,這位家長寫了好長一篇,我這裡簡單總結一下:
1、她認為上學而思是超前學,孩子超前學了之後在學校上課聽老師的課味同嚼蠟還用聽老師講嗎,如此上學又有啥意義?
2、去學了之後不過就是學習一些答題技巧、答題套路,如此孩子還會主動思考嗎?如此填鴨教育會讓孩子大腦變得更懶。
3、她認為孩子的學應該以抓基礎為主,學校的課好好跟,預習複習都按部就班,也算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至于拓展的學習,就看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要是覺得哪個學科吃不飽,提議上,她不會拒絕,孩子不想上,她也不主動……
對于與這位家長所講的,評論裡可以說是一篇叫好點贊。
而且有家長表示自己孩子已經學了2年了,結果孩子的考試成績不升反降,越來越差。
也有家長表示太遭罪了, 準備把報過的課上完就不再學了。
當然,也有理性的分析和堅持認為其實隻要合理規劃不報班也沒關系的。
其實我個人對這位媽媽的3點主要分析内容是一點都不認同的。
如果在生活中我們是朋友關系,我會毫不客氣地跟她講:“你這是不懂裝懂!”
但是在網絡上我就沒必要這麼說了。
首先來看第一點關于超前學的問題我發現包括這位家長在内的很多家長對當下奧數學習的認識還停留在很多年之前,并且認識是非常非常局限的。
這幾年尤其是從小學、初中階段全面禁止各種競賽以來,無論是學而思的還是其他機構的所謂的“奧數”其實早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機構的轉變遠比我們想象得更快——要知道他們是要掙錢的,而掙錢的資本就是他們的課程,所以他們的課是一定得先能滿足當下普遍需求的才行。
就以學而思為例好了,他家的數學輔導班是分層的,而且這些年來名字不斷地在變,目前大多數地區入門級的大都是叫“敏學”有的地方可能還有更初級一點的比如叫做“通識”、“校優”等,再高一級的是“勤思”然後再往上之後諸如“創新”“興趣”等。
總之大概意思就是從基本上跟學校難度差不多一直到競賽難度的都有。
事實上有關注過的家長都很清楚,自從禁賽以來學而思的各個班除了最高端的比如創新、興趣班難度不降之外,其他所有的班型難度大大降低!為此其實也曾經流失了一批老生源的。
而高端班和普通班的差距是非常大的,這個真的不是說你孩子超前學了就一定能夠考得上。
因為它的劃分不是按照你學的進度來進行的,而是看你學的深度!
你真的以為奧數就都是一年級學二年級,二年級學三年級……都是超前嗎?
有一部分是超前的,比如小學階段的高端班高中階段的排列組合都學了,但是更多的其實它還是在同年級的基礎之上進行了更深、更廣的拓展學習。
而這裡面的很多學習内容是你孩子在學校裡可能無論是幾年級都不會學,或者即便是學業也是簡單學學基礎的而已。
不要簡單認為學奧數就是超前學!
這其實是兩條完全不同的學習路線,隻是它們在很多地方重合比較多,而且如果學校學習或者說基礎部分學習沒學好的情況下你的奧數學習也是很難學好而已。
再看技巧、套路的問題每次看到這個我就笑了。
說真的,我個人認為凡是這樣說的人他要麼是真的不懂,要麼就是别有用心。
數學學習是有公式的,是有答題技巧的,是有套路的, 是有方法的,但是這些東西隻有在奧數學習裡有嗎?
難道在學校裡的數學課上就不學這些嗎?
别說是一些應用題了,就連最簡單的計算題都會在你熟練之後教你一些巧算的技巧。
所以拿這個說事兒的真的很令人無語。
數學學習是一定離不開這些的,但是你要知道的是這些東西的掌握是不可能僅僅隻靠記憶或者背過幾個例題就能掌握的!
這是數學教學規律、教學特點所決定的。
學奧數和學校裡的數學課學習在基本的教學模式上是沒有太大區别的。
基本都是先引入,然後帶着學生思考、分析,然後啟發或者帶着學生找出規律、結論等等,最後是通過一些題目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
學校裡假設說一個知識點可以出1-5星難度的題目,假設有需要兩個課時講完,那麼第一個課時老師幾乎隻會講1星難度的,而第二個課時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鞏固1星,剩下的時間會進行2星難度學習。(我這裡隻是為了對比分析,其實不同知識點、不同老師實際的教學方式還是差異很大的。)
而同樣的知識點在奧數課學習則不然——你一周要上5-6節數學課,老師會分開講,但是奧數課一般來說最多就是2.5小時/周,所以奧數就必須得更緊湊,然後低端班可能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從1星講到3星,而高端班則是要從1星直接講到5星。
一般來說超過3星的題目基本上就不會在校内出現的。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奧數課上是會有很多基礎知識不會給你詳細去講的,不會給你鋪墊太久的,這些是需要你在校内就學好才行的。
從這個角度去看你也應該能夠想明白奧數學習是在課内學好基礎之上的一種學習,即便是學習過程中會學到更多的答題技巧、解題套路等等,但是這怎麼可能危害到課内學習呢?
最可笑的是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思維訓練——不理解公式、方法,孩子可能會用嗎?所以怎麼導緻孩子大腦變懶呢?
如果是,那麼也不是奧數的事兒,而是你孩子的問題——或者是聽不懂,或者是懶的去聽。
重視基礎是對的其實對于這位家長說的重視基礎我是非常贊成的, 關于為什麼要重視基礎以及如何重視基礎學習我寫過好多篇文章分享。
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不會走,跑也跑不起來的。
但是關于尊重孩子的“選擇權”我持保留意見。
因為我從不認為這麼大點的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會有多大的規劃能力,甚至對他們來說很多年都可能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學,以及該如何學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家長說尊重孩子的選擇,我覺得是家長自己根本就沒想好要給孩子提供怎樣的教育引導、教育支持。
個人對小學奧數學習的一點建議作為過來人(我家從小學一年級就在學)我想跟各位小學生父母講,如果您的孩子小學課内數學的不夠好,建議一定不要試圖嘗試通過學奧數來提高課内數學成績,搞反了!
奧數學習是學有餘力且還有興趣的孩子用來拓展、提高的。
而且這樣的學習本身并不需要依賴于輔導班、輔導老師,自主學習也是一樣可以達成目标的。
學好數學不是說你能考多少分就行了,越往後數學學習就越難,如果你沒有對它産生興趣,如果你沒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思維進行過各種有益訓練,那麼想及格不難,但是想考非常高的分數對多數學生來說太難太難了。
所以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在孩子不排斥的情況下建議讓孩子一定要去學學,不用非得報班,自己買書做也可以。
一般的學習班大都也就是一周2-2.5個集中學時,如此集中學習,确實容易導緻一部分學生因為中間走神、沒聽懂等問題導緻後面的所學跟不上。而且每周也隻是圍繞一個專題來講的。
而各種教輔資料其實也是按照專題編制的,且不同教輔有難有易,尤其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已經變得非常成熟了。所以如果家長有能力輔導一下或者孩子自己能搞得定,那麼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
其實每天的校内學習結束後,隻需要學習一下然後練習上兩三道最多五道題就足夠了,然後到了周末或者專題做完了的時候做個總結,尤其是把錯題整理一下,那麼這孩子的數學能力是一定會有極大提高的。
而以上僅僅是學習方式層面的, 我在跟很多人分享幫助孩子提高數學學習效果的時候一定會特别強調要從興趣上去引導孩子,要讓孩子知道、了解數學有多麼的神奇,而不是就是做題做題再做題。
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不說那些太過遙遠的事情,就說一些具體的甚至是功利性的事情就好了——孩子的數學基礎紮實、那麼對于幾乎所有的理科學習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而數學思維得到有效鍛煉和提高,對文科尤其是需要分析、推理、論證以及背誦等部分的内容也會大大提高質量和效率。
再功利一些,盡管高校自主招生已經取消了,但是強基計劃、綜合評價等等錄取模式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對于幾乎所有的中小學生來說,數學這麼課無疑是他們最早可以接觸到的“五大競賽”科目。
如上所說,數學基本功紮實,無論未來是學奧信還是奧物又或者是奧化等等都有極大幫助。
因此我建議大家真的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即盲目跟風抵制!
今天我在這裡就不推薦奧數教材了,關于教材我之前專門寫過一篇對許多教材、教輔的分析,今天重點是向大家推薦一本由著名數學教育家劉薰宇著作的寫給中小學生的數學科普書《給孩子的數學三書 》。
劉薰宇(1896—1967),是我國現代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出版家。
他受過法國數學教育的熏陶。曾任多所大學和中學數學教師或校長,擔任過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審定過我國中小學數學教材,出版了中小學數學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發表了大量數學教育方面的論文,籌備出版了《中學生》《新青年》等青少年期刊。
他的論著對楊振甯、谷超豪、豐子恺等都有着深遠的影響。
而除了這本書之外,我還推薦家長可以給孩子買套《數理化通俗演義》,年級太低就算了,建議小學高年級到初中這個階段看起來會更好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