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四川多地的網友,曾在網上發布了自己拍到“地震雲”的視頻,這些雲看起來都是呈條紋狀、輻射狀或者是條帶狀,而且從雲的起點和走向來看,不少網友都表示,它們看起來都像在朝着川西一帶延伸。
果不其然,在9月5日,位于川西地區的泸定縣,就多次發生地震,最大震級為6.8級,震中地區已有多人傷亡,受災情況很嚴重。
對此,有不少網友都認為,在大地震發生前,自然界的确是會發出預警的,然而,從科學角度來說,多年來,專家們卻從不認同“地震雲”的說法,認為這就是“僞科學”。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地震雲”到底存不存在呢?為什麼科學界普遍認為“地震雲”是僞科學呢?
關注奇點使者,掌握最新科學資訊
那麼,在四川地震前,天空中出現奇怪的雲,真的是“地震雲”嗎?
自古以來,民間就流傳着“地震雲”的說法,例如在明朝時期,兩名意大利傳教士贈送的《地震解》一書中,就曾提到過:若是在天空晴朗的狀态下,出現細長的雲,這就是地震的前兆。
随後,我國學者也對此進行研究,并在1935年,總結出“雲如縷、宛如蛇,橫亘天空,久而不散,勢必有震”一說,在1941年5月的時候,這一說法得到驗證,當時黑龍江綏化在發生6級地震之前,在西北方的天空中,曾出現了“細帶”一般的煙雲,并且中間還帶着明亮的閃光。而相似的案例還不止這一個,我們接着往下看
四川地震前,天空中出現各種奇怪的雲,真的是大自然給人類發出的信号嗎?
類似的“準确預測”還不止一個,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前3天,山東臨沂的天空中,也曾出現了“繩紋狀”的雲,并朝着四川方向延伸,結果四川真的地震了。而且這一現象也驗證了民間認為“地震雲出現後,2周内定有地震”的觀點。
此外,在國際上,一直是地震高發國家的日本,也有不少學者認同“地震雲”的說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曾通過觀測“地震雲”,準确預測出日本多次7級以上地震的鍵田忠三郎。
在1981年,鍵田忠三郎還與我國學者一起,發表了《地震雲》一書,并在書中提到,發生大地震之前,天空中之所以會出現“地震雲”,是因為地殼内部的能量積攢已經足夠,在醞釀爆發階段,會向天空中釋放出“雲霧信号”。
此外,書中還指出,需要特别注意在早晚和傍晚時分出現的“地震雲”,若是雲中還帶着明亮的顔色,這就是大地震的前兆。
同時,書中還提醒大家:要學會分辨“地震雲”的尾端指向,搞清楚它究竟是指向哪一個方位,若是這一方位上剛好處于地震帶,就更加需要留意,提前做好防災準備。
從這裡來看,似乎民間流傳的“地震雲”一說,還真有點道理,而且這一次四川地震前,四川多地網友拍到的“地震雲”,也都的确是在早晚時分出現的,這似乎也驗證了《地震雲》一書中的觀點。
那麼,既然“地震雲”的出現已經應驗了那麼多地震,為何主流觀點依然認為地震雲是“僞科學”呢?
其實中外科學界、地震局和氣象局等機構,曾多次對此進行辟謠,強調沒有有效證據表明雲可以用來預測地震。
針對網友們的質疑,有關專家給出的解釋是,地震前,四川多地出現的“地震雲”,其實都是高積雲或層積雲,當它們出現後,一般是預示着近期将有降雨發生,屬于預示天氣變化的一種雲,和所謂的地震前兆,一點關系都沒有。
曾任中國氣象局局長、現任中國地震局局長的鄭國光,在接受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的獨家專訪時指出,科學界不認同地震雲的說法。地震是固态地理的現象,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二者之間存在關聯性。
此外,有地質學家指出:地震是地球内部的闆塊活動,即使在大地震發生前,可能會出現“磁場改變”的情況,也不可能在天空中,以雲的形式展現出來,所以,主流科學界才不認同“地震雲”的說法。
至于天空出現“地震雲”之後,很快就發生了地震的案例,專家的解釋是,這是由于本身天空中的雲就是複雜多變的,而且随着天氣變化,高積雲、層積雲也都是很常見的一種雲,自然在地震高發區,就很容易出現類似的“巧合”情況。
那麼朋友們,在你看來,“地震雲”一說是否靠譜呢?你覺得這一次四川地震前,多地出現的“地震雲”,是巧合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