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到2021年,國内相繼召開了三屆“中國低碳飲食醫學大會”,有衆多專家學者以及臨床醫生會參加,每次會議都會提供具有權威性的低碳飲食指導意見。
從三次大會發布的低碳飲食倡議和專家共識中可以明顯看出,社會對低碳飲食的認識,已經在三年中取得了明顯的發展和進步。
最突出的一點,是在專家共識中關于低碳飲食的應用方式描述上,從最初的謹小慎微,到現在的更加具有開放性。
2019年大會發布的專家共識,雖然已經旗幟鮮明地提出:
“代謝性疾病是可防、可治、可逆轉的營養相關性疾病;低碳飲食可以有效降低高胰島素血症,改善胰島素抵抗;低碳飲食為主的生活方式幹預是慢性代謝性疾病及相關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但同時,關于低碳飲食的使用卻有這樣的說明:低碳飲食是一種飲食療法,需要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實施;低碳飲食不是一種常規飲食,長期使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到了2021年的專家共識,已經進一步描述為:
“可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低碳斷食是人類生來固有的基礎技能,是邁向長久健康的生活方式。”
兩者之間的差異在于,前者強調低碳飲食不是常規飲食,是一種在特殊情況下,或者說是在一定時間内的飲食方式,而不能作為正常的生活狀态。
後者則明确提出,低碳飲食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也應該融入日常生活,低碳飲食本來就是人類的固有飲食基礎,不僅僅是一種治療行為,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我看來,對低碳飲食表述上的發展,至少透露出三個方面的信息完善:
1、低碳飲食并不是一個僵化的标準。
隻要減少米面糖,都是一種對自己過去飲食方式的進步;不是非常嚴格的低碳飲食,是可以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例如碳水供能占比超過20%以上的,除非是特殊人群,例如兒童、青少年、孕婦、老人等,其餘并不一定需要專業人士指導下實施。
2、低碳飲食的目的不僅僅是一種治療慢性代謝性疾病的方法,更是一種預防慢性代謝性疾病的方法。
不是因為遭遇了超重、高血壓、糖尿病才要低碳飲食,而是防患于未然,倡導更多的普通人都來使用不同标準的低碳飲食。
3、低碳飲食也是一種常規飲食。
所謂常規,就是低碳飲食也可以長期使用,也可以日常使用,成為一種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已經成為生活方式了,還能說不是常規飲食嗎?而且在2022年專家共識中,已經肯定了低碳飲食是邁向長久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幾年前關于低碳飲食的長期使用,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小心謹慎的說法,也就自然可以忽略不計。
事實上,科學沒有盡頭,雖然加上這一句可以保證永遠正确,現在不再使用這一句,表達了專家們對低碳飲食信心的大幅度增長。
除了關于低碳飲食使用方式上表述的改變,在低碳飲食的比較具體的倡導上,幾年來也有了新的變化。
2019年大會倡議,飲食中應減少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減少精制糖、增加全谷物,适量增加動物脂肪;到2021年,進一步表述為遠離精制糖、高果糖水果、精加工食物,吃應季蔬菜,增加肉、魚、蛋的攝入。
其中的區别在于,對于碳水化合物,從減少,到遠離。而對于脂肪,則從原來的适量增加,變成更具體的肉、蛋、魚,也略去了“适量”兩個字。
不要小看這些變化,參加會議的都是有名望的專家一級的人物,他們是要對倡議和共識負責的。他們的觀點,是要接受大衆和未來共同檢驗的。即使是細微的變化,也一定反映了低碳飲食這幾年的良性發展。
科學的發展就是這樣,從抽象到具體,從部分到全貌,期待今年的低碳醫學會議,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