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最常見的病因之一,約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3。其具有與哮喘類似的病理生理特征,包括氣道高反應性、氣道嗜酸粒細胞炎症和氣道重塑等,但與典型哮喘的臨床表現不盡相同,僅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的臨床表現,而無明顯喘息、氣促等症狀。
随着疾病的進展,則會出現喘息、呼吸困難等經典哮喘症狀,至少有30%的成年CVA患者會發展為典型哮喘,因此,CVA常被認為是哮喘的前期表現。
臨床表現
CVA的主要表現為刺激性幹咳,通常咳嗽比較劇烈,夜間及淩晨咳嗽為其重要特征,咳嗽發生時間以夜間為主的患者應首先考慮CVA的診斷。
部分患者有季節性。在劇烈咳嗽時可伴有呼吸不暢、胸悶等表現。
煙霧、感冒、冷空氣等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其他原因的慢性咳嗽也有這些誘發因素)。
診斷
CVA的診斷需根據患者的咳嗽病史及特點、支氣管激發試驗和抗哮喘治療的有效性綜合分析以作出診斷,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有效緩解咳嗽是CVA的一個重要臨床特征,但仍有部分(約30%)哮喘患者對單純支氣管舒張劑治療反應不佳,不建議将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有效作為一條診斷标準。但PEF平均變異率可作為一條診斷标準。誘導痰嗜酸粒細胞增高和FeNO增高有助于CVA的診斷。
推薦采用以下診斷标準:
(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顯的夜間刺激性咳嗽。
(2)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或PEF平均變異率>10%,或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3)抗哮喘治療有效。
若在臨床上懷疑為CVA但無法進行支氣管激發等實驗的慢性咳嗽患者,可進行經驗性的CVA治療,治療無效時需進一步檢查。
治療及預後
CVA的治療原則與典型哮喘的治療相同。大多數患者使用ICS或ICS LABA治療有效,ICS聯合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比單用ICS或支氣管舒張劑可更快速、有效緩解咳嗽症狀,療程需在8周以上。如果停藥後易複發,則需要長期治療。
對于氣道炎症嚴重或ICS治療不佳的患者,可選擇加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LTRA)或短期内使用口服糖皮質激素,若仍然無效,則需确認是否為支氣管激發試驗假陽性、誤診的可能。
部分CVA患者會發展為典型哮喘,病程長、氣道反應性高、誘導痰嗜酸粒細胞高是發展為典型哮喘的危險因素。可通過長期吸人激素預防典型哮喘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0,43(12):1023-1048.
2.席寅,賴克方,陳如沖,等.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特征及其與典型哮喘的關系[J].中華哮喘雜志(電子版),2011,5(03):150-155.
3.賴克方.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05):323-35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