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寫原文
書歸正傳。孟老夫子說:不孝順父母的事有三種,其中以沒有子孫為最大。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為的是怕沒有子孫,因為先禀告,他那狠毒的爹瞽叟和後媽就會從中作梗。雖然他沒有禀告父母,君子卻認為他如同禀告了父母。大家都知道,大舜娶了堯帝的女兒娥皇和女英,著名的“湘妃竹”就是娥皇、女英在九嶷山哭舜帝時,眼淚滴在竹子上造成的,當然這是“湘妃竹”美麗的傳說而已。
湘妃竹
關于大舜的父親瞽叟,有人說他們來就是個瞎老頭。也有人說這老頭原本就不是瞎子,大舜那麼有才華且孝順,全天下的人都奉為楷模,就他看不到,這不相當于瞎麼?所以叫他瞽叟。電視劇《大舜》,對堯舜禹的故事講述比較翔實,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是一部難得的良心劇。
電視劇《大舜》中的瞽叟形象
大舜娶娥皇和女英,沒有告訴他的父親瞽叟,算是不孝不?即便是放在現在,娶媳婦不告訴父母,也是不孝。但比起“無後為大”這個最大的不孝,娶媳婦不告訴父母這個不孝明顯要輕微。大舜如告訴了父母,瞽叟肯定不讓他娶,肯定會先讓他的弟弟相先娶媳婦,所以大舜不告訴他的父母,是不想陷瞽叟于更大的不義。把私娶媳婦的罪過攬到自己身上,是成全父母的聲譽的意思。
娥皇女英
為了不會出現“無後為大”的最大的不孝,選擇一個娶媳婦不告訴父母的小的不孝,也是權變的意思,兩害相權取其輕。無論怎麼說,都是把娶媳婦這事不告訴父母最有利,選擇了對大家都最有利的一個辦法。所以所有正人君子都認為,雖然大舜娶媳婦這事沒有禀告父母,君子卻認為他如同禀告了父母。
權衡利弊
後世很多人認為東漢趙岐的說法也不科學,和《孟子》全書的思想不大符合,又根據《孟子》全書思想總結了新的不孝有三: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明顯新的“不孝有三”比較符合孟子思想,但這個不孝有三裡沒有孟老夫子所說的“無後為大”。也有人說,“三”是虛數,是指很多的意思,隻是沒有後代,斷絕祭祀是最大的不孝而已,這也有可能是孟老夫子本來的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