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陌上洛桑,點擊右上方“關注”,持續為你分享【寫作曆程】與【個人精進】幹貨。
“朋友”十二畫,“戀人”十二畫,“愛人”十二畫,“家人”十二畫。
“十二”是四季的寫照,“十二”是一生的縮影。
《人生第一次》這部紀錄片,12集的長度,不長不短,透過平凡人的視角,讓我們再次回歸到,人類一開始就在思考的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第1集:出生 | 第一聲啼哭之前
“在見到你之前,我已經開始愛你了。”
向爽,一位先天性心髒病患者,依然選擇勇敢成為一名媽媽,在孕期27周時,必須要冒着生命危險,在迎接孩子降生之前,先做心髒手術。
丈夫王翔,帶着種種的不安與祈禱,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的那一刻,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是極度焦灼不安的。
手術順利、母子平安,他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這是新的希望誕生,也是今後人生奮鬥的精神支撐!
人生初見,春和景明!
第2集:上學 | 我快被媽媽搞“瘋”了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當初入幼兒園的小朋友撕心裂肺地哭泣時,他發現書上關于幼兒園的美好生活是騙人的,它要求的是與父母分離,獨自學會生活。但其中,還有父母提心吊膽的擔憂與不舍。
大人們會擦掉眼角的淚水,安慰自己道:“終究孩子需要獨自面對生活!”
小朋友也會在其中安慰自己:“我要學會勇敢長大”
當小學生郭雨晴的媽媽第一次看着女兒獨自走進學校的背影時,她的心裡是極度複雜的。往後每天“逼瘋”女兒的課程表,又何嘗不是她最大程度給予孩子未來的盔甲呢!
第3集:長大 | 我在媽媽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長大
“學詩歌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當留守學生李坤富對着篝火大喊“十年後我想要做一個像大海一樣的爸爸”時,我流淚了。
這些話裡,飽含着那些留守兒童内心極度渴望父母溫暖的呵護,更渴望未來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這是平凡的願望,這也是詩歌給予的能量。
就如裡面講的:學詩歌或許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命運,但是,它可以改變一個人,至少學詩歌的孩子不會砸玻璃。
帶着感動,帶着希冀,祝願這群孩子們未來光芒萬丈!
第4集:當兵 | 19秒定生死
“人類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氣。”
當兵是遠離父母,真正體驗離家的開始。這也是保家衛國夢想的開始。
帶着父母的千裡擔憂;帶着對女友的純真愛戀;帶着少年時便根植在心中的一腔熱血;勇敢地紮入到軍營中,體驗着種種刻苦的訓練。
當然,每一個新兵都會在晚間縮進被窩裡的那一刻,還是會偷偷地抹眼淚。鏡頭下,腼腆的笑容之餘,一句:“”我會想媽媽”。他們眼角的淚,便再也無法抑制。
就如空降兵張書豪在萬裡高空中,敢于克服心中的膽怯,勇敢一跳,卻在見到媽媽時哭得像個孩子。
第5集:上班 | 輪椅上的“親”
“他們和普通人一樣,想要有尊嚴地活着。”
當王燕钊在經曆種種心理建設之後,終于接受自己殘疾的事實,坐着輪椅進入河南殘疾人職業培訓中心,并成功地成為一名阿裡雲客服。
這裡的每一個人,身體雖然殘疾,但懷揣着夢想: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這個夢從未被放下過。慶幸的是,同為殘疾人的王總可以為他們圓夢。
想要成為阿裡的雲客服,一分鐘要打42個字是基本的要求,但對于他們而言是巨大的挑戰,然而,在他們不斷地努力之後做到了。
在今天,作為消費者的我們,看完他們的故事後,希望你我都可以成為一個言辭溫和的人,因為在鍵盤的那方,是一個千萬次在泥淖中掙紮過後,終于鼓起勇氣面對生活的“健康人”。
當然,相較于異樣目光之下的“廉價同情”,他們更希望得到的是正常消費者的情緒釋放。
第6集:結婚 | 非你不嫁
“在遲暮之年,當你回首婚姻的時候,你會發現,當初信誓旦旦的愛情,已變成現在朝朝暮暮的陪伴。”
每一場婚禮最讓自己潸然淚下的情節是:送嫁時,爸爸拉着女兒的手交付給新郎的一幕。
當新郎徐鵬從嶽父手中接過自己的新娘孫玮時,爸爸臉上閃過的怅然若失的表情,那是萬般的不舍,那是深情的寄托,那更是幾十年來滿腔的愛。
同時,對于新組建婚姻的新人而言,愛情就是尊重與包容的開始,也是不知不覺陪伴彼此走完一生的基礎。
輕輕愛,淺淺回眸,轉身便白了頭。
第7集:進城 | 幹就完了
“一趟開往夢想的火車,一艘承載未來的大船。”
劉增熊背負着雲南馬龍村鎮脫貧緻富的責任,每3個月從上海奔赴老家一趟,帶着勞務派遣的消息,實地考察環境,并一家一戶鼓勵村鎮居民前往上海務工。
每次離家,女兒不舍的哭聲隔着屏幕都令人揪心。
王銀花,是一個勇敢走出去的女性之一,對于大城市的工作,有很多不适,但在進入工作的第二天,便學着用簡單的方法開始,在老人院的房間裡,寫下一個一個老人的名字、特點,并且對自己說“我覺得我也能夠學好”。
他們雖然普通,但為生活努力打拼的樣子卻格外動人,他們帶着孩子們的夢想繼續在城市裡綻放光彩!
第8集:買房 | 成年人真正的快樂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來自河南商丘的黃昆侖,一次次帶領顧客看房,甚至親自上手為房東修葺房屋,為了工作,這份付出似乎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在經曆疫情的打壓之下,他依然選擇繼續在房産中介繼續工作着,相信他會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大大的北京城,多少年輕人都想有個安穩的家,那就像是内心深處的堡壘一樣。對于北漂的闫晶來說,她較為幸運,在自己和男友雙方父母的共同支持下終于在北京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窩,那是幸福!
對于溫亞龍而言,雖然沒有換成房子,但女兒:“溫暖”的出生,促使他繼續為“換房”而奮鬥,這時便能深刻體悟到:“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兩字”的辛酸。
第9集:相守 | 我喂你啊!
“人生無常,最幸福的事,莫過于與家人一起,平平安安地吃頓飯。”
老夏每天在想的是,今天為癱瘓在床住院的妻子做頓什麼飯吃?
他每天保持着樂觀開朗的心态陪伴在老伴的身邊,這天他在“抗癌廚房”炖好一鍋鲈魚豆腐湯,一口一口地喂進了妻子嘴裡,而妻子眼角流淌的淚,一定是感激吧!
張海萍第一次為患子宮癌的媽媽做的第一頓飯,是在自己結婚後才完成的。
手忙腳亂,驚慌失措的場面之後,媽媽吃到了女兒第一次做的飯菜,臉上露出的欣慰笑容是讓我再次淚崩的點。
對于這群跟病痛抗争的患者和家屬而言:
“幸福就是平平安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頓飯。”
“一道菜就是一味人生,端出來的就是一個家庭的酸甜苦辣。”
第10集 退休 | 終于上學了!
“高齡學府哪家強,老年大學走一趟。”
常尚慧依然會每天牽着失明的老伴童華容的手,穿過擁擠的人流,前往老年學校,一路上講述着世間變幻。
老伴也在老年大學的學習之下,重拾對詩歌的愛好,借助兒子和老頭的手,一字一句來傳遞着腦海中存留下的對世間美好的期許。
“你看到那種平實感,它其實是歲月所有的累積。”
“比喜歡多一點的是愛。”
愛讓楊敏放棄了舞蹈與國标,專心投注于孩子的家,每天雷打不動地接送孫女上幼兒園。
在重遇老年大學之後,她推開了生活的另一扇大門,不再囿于廚房和兒孫,而是真正回歸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中。
第11集:養老 | 必須靠孩子嗎?
“雲卷雲舒,遊曆人間,遲暮之人,亦是少年。”
戴華雖有兩個女兒,但因為不想麻煩子女,最終選擇住進養老院。她一邊說着:“這是人生最後一條道路”,一邊笑着整理着行囊。無奈,行李箱太小,她便挑選出最重要的物品,關上了家門,走向了養老院。
她說:
“這是人生的最後一條道路。”
“一個人到最後總要回歸自然的。”
王意仁說:“隻要自己還能動就不挪窩”,因為房子裡有老伴的影子。他雖然已成為了太外公,但仍然堅持獨居,太外孫的出生也成了他餘生的牽挂。
他們都在選擇不同的老去方式,但有一點是相通的:不麻煩孩子。父母之愛,總時時令人感激涕淚!
第12集 告别 | 忘記我,也沒事
“生的對立面,或許不是死亡,而是遺忘。”
當你忘記全世界,我拿什麼來愛你?
聶愛榮是巢文臻在療養院裡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伴,每一次見面,隻要老伴能認得他,他都會覺得無比幸福,高興地像個得到糖果的孩子。
然而,疫情的阻隔,讓這份思念變得更持久、綿長!他擔心老伴再次見到時已經忘記了他的名字!
請記住我,雖然再見必須說。
當巢文臻在遺體捐獻書上簽下名字的那一刻,兒子雖然不支持,但最終同意了父親最後的願望。
看完12集的講述,我明白了一些簡單而又樸實的道理:在人生的長河裡,原來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不過是為了“平淡而有意義”
在這些特殊的日子裡,希望我們都能珍惜身邊現有的歲月靜好,靜享這平淡而有意義的時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