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四年,蘇轼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長期沒有疏浚,淤塞過半,“崶台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湖水逐漸幹涸,湖中長滿野草,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産。蘇轼來杭州的第二年率衆疏浚西湖,動用民工20餘萬,開除葑田,恢複舊觀,并在湖水最深處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堤有6橋相接,以便行人,後人名之曰“蘇公堤”,簡稱“蘇堤”。蘇堤在春天的清晨,煙柳籠紗,波光樹影,鳥鳴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蘇堤春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