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愛樂之城》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瑞恩·高斯林、艾瑪·斯通、約翰·傳奇、羅絲瑪麗·德薇特、芬·維特洛克、水野索諾娅、J·K·西蒙斯主演的喜劇歌舞片,于2016年12月1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一名懷揣夢想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2017年《愛樂之城》獲得第74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經典台詞
你是否隻能看見人群中的那個人,缤紛時間你駐足展望的那個人,在某個地方我發現,我将成為的樣子,而那個地方,等待着我去發現
關于愛樂之城片名“La La Land”是洛杉矶的别稱,也指代着“虛幻、夢境”。正是這後一層含義,令影片具備了那份超脫現實的唯美浪漫,就像美夢下的虛浮般總會抓住人的神經。
無論是夢幻黃昏下的紫色背景,還是在詩意般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情節裡,伴随着逐漸哀傷的主題曲旋律,使感性的觀衆們不得不引入自己内心深處與之相接近的那一層另外的感傷故事。作為一部表面上是男女主談情說愛最後因為夢想背道而馳的電影,其實是導演在另一層的講述着愛情和夢想的孰輕孰重,或者更粗暴的說,你是想要面包還是想要愛情。
電影以“美國夢”的逐夢核心貫穿了整部電影。在影片中,追求演員夢的米娅和一心想要複興爵士樂的塞巴斯蒂安都是好萊塢“美國夢”式的角色。前者是底層小蝦米式的人物通過努力奮鬥和機遇(努力奮鬥)向上為代表,後者則是在時代浪潮中堅守自我保持初心的藝術品味(初心不變),并向世人證明他的價值式永存的典型,他們的角色形象皆源自于社會的大部分群體,也正因如此,才使大家有此共鳴。
回看電影,作品的成功并不是在于它的愛情故事多麼撲朔迷離分分合合惹人惋惜,逐夢之路時多麼的艱辛坎坷。《愛樂之城》很好的诠釋了一個道理-----夢與現實,在理想和夢想的抉擇下,初心的堅守和理想的守護,終究會将夢想一詞書寫成功,一些巧妙地機遇,不過是我們對于生活中暫時有趣和永遠地選擇。
而作為他們夢想誕生的地方----洛杉矶,在這片土地上,大家都懷揣着自己對生活的追求,對夢想的追尋,作為夢想之島,每個人都是島嶼上暫時停泊的行人,在現實中不停的掙紮在夢想周圍不斷地靠近,卻又不願與夢想擦肩而過,不願與現實相妥協。
在影片中,米娅和塞巴斯蒂安被對方所吸引,米娅作為一個長期試鏡卻從沒有被錄用的咖啡店服務員,她一直為了自己的演員夢而努力,而塞巴斯蒂安則想讓爵士重新崛起。二人的愛情在困境中誕生,惺惺相惜,一個堅持自我的初心,一個堅持對熱愛的夢想炙熱的追逐。他們相遇于彼此都處于落魄的時期,塞巴斯蒂安為了米娅變得妥協,開始考慮如何向生活讨口飯吃,他加入了朋友的新爵士樂,并漸漸在巡演中忙的不可開交。
可以說這種音樂帶着跨界音樂的氣息,雖然依舊有爵士的味道,但始終不如以前那般。米娅開始創作編寫自己的劇本。二人在一次次的最初的夢想交織的地方裡相遇,因為生活的變數交叉分離形成轉角,這種并非偶然的性質的因素,也給愛情在停滞的路口中不知從何去的迷茫心情。軌道的交點,意味着美好愛情的結束,如果說,二者錯開後其實還有相遇的可能,但因為彼此的互相成就,卻讓這段愛情從此告别段落,封盡回憶的塵埃之中。
有的人說,這部電影的末尾是以悲劇結尾。
當米娅和塞巴斯蒂安在滿天星河裡跳着浪漫的舞蹈,夢幻而絢爛,奪目又明亮,當米娅第一次走進酒吧聽到他發自内心的歌聲時,整個酒吧突然安靜,燈光聚焦,她隻把視線停滞在那個彈鋼琴的男人身上。當兩人在為了長久的未來做美好的規劃時,溫情,富有理想。
有人說是悲劇,而我卻覺得不是。
影片中段插入了一個極為美好的生活畫面,它見證着男女主的相愛,從複古的軌道車上深深的一吻,到博物館中踩着星河随着旋律跳舞,在燈光的倒影下二人笑着走在河畔邊,暢談人生理想,音樂一轉,
随着鏡頭轉向遠處有着分叉路口的公路,汽車駛過,另一層美好的畫面又在熒幕上浮現。
這是他們當時幻想的未來生活,美好,憧憬,卻帶着傷感的氣息在音樂末結束。
多年後,當米娅和丈夫無意來到塞巴斯蒂安以他們當年創作的名字的酒吧時,二人對視,他彈起了那首當年的定情之作。縱然遺憾也好,祝福也罷,曾經在一起時的諸多美好,都已成煙雲。能夠在四目相對時,依然露出笑意,便是對過往的安好。
它是浪漫之後的瘋狂,也是被現實刮過的哀傷。在塞巴斯汀彈奏它時,他與米娅因這首鋼琴曲相識、相愛。他将他們構想的一生寫在了這一首隻有她才懂的曲子裡,他依然會在曲中和她相約在黃昏下,跳舞歡歌,他會在曲中和她一起實現他們的夢想,走進他們一起思考的名字的酒吧中,坐在台下聽着别人彈奏着他的曲子,仿佛已經和她度過了一生的幾分鐘,卻在曲末的最後一個旋律下,停格成了回憶。
謝謝你陪我追過夢,哪怕這個終點不是你,不過一路以來,曾有你陪伴,那也是我十分榮幸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