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之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隻有0.0001~0.0002毫米,小水滴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在空中,在空中聚成了雲。在雨滴形成的初期,雲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雲體四周的水氣來使自己凝結。當雲中的雲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由于大雲滴的體積和重量不斷增加,在下降過程中不僅能趕上那些速度較慢的小雲滴,而且還會“吞并”更多的小雲滴而使自己壯大起來。當大雲滴越長越大,最後大到空氣再也托不住時,便從雲中直落到地面,成為常見的雨水。
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由大氣循環擾動産生,是地球水循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唯一方法。
雨通常以四種形式出現,鋒面雨、對流雨、地形雨和台風雨。其主要成分是水,有少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通常雨水的PH值約為5.6,PH值小于5.6的雨水為酸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