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開啟你的學術路~
從科技論文的基本内容、組成結構和編寫格式的角度看,論文的主體部分一般由引言(或緒論)開始,以“結論(或讨論)”結束;文獻還對科技論文中結論的必要性進行了專題探讨。但對科技期刊論文結尾部分進行抽樣調查統計和分析發現,科技期刊學術論文大部分用“結論”作為結束部分的層次标題,而有相當一部分論文則采用“結語”。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對結論與結語内容進行對比分析,指出結論與結語概念的不同,并建議應根據其表達的實際内容分别使用“結論”和“結語”作為論文結束部分的層次标題。
01
科技期刊論文使用“結論”和“結語”作結尾
層次标題的抽樣統計分析
為考察科技論文正文結束部分“結論”與“結語”層次标題的使用情況,随機抽查16種不同專業學科的科技期刊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
統計結果表明:
1)科技期刊刊載的學術論文用“結論”或者“結語”作正文結束部分層次标題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
2)科技學術論文用“結論”作結尾部分層次标題的占大多數(平均72.42%),其次是用“結語”(平均16.86%),有少數論文既未用“結論”也未用“結語”(平均10.72%)。
據此可以推論:在科技期刊要求編排格式和表達體例統一的前提下,同種期刊同時出現“結論”與“結語”的層次标題,說明“結論”與“結語”并非同義詞。
02
“結論”與“結語”詞義和内容的對比分析
2.1“結論”的詞義和内容
按《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2005年版)的釋義,“結論”是:1)從前提推論出來的判斷;2)對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後的論斷。“結論”的英文是conclusion。
在科技論文中,結論是在理論論證、數理推導、調查研究和實驗研究所取得結果的基礎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得出的創新性、指導性、客觀性、普遍性的論斷以及對結果的說明或認識等。對采用“結論”作結的論文及結論本身内容進行具體分析,發現它具有如下特征:
1)研究報告類、試驗研究類、理論推導類等論文以“結論”作結束部分的居多;
2)“結論”之前的章節内容通常是“結果分析或讨論”;
3)較多地采用分條編序号的格式表述,語句嚴謹,概括簡明,傳達信息具體而确定,或定性或定量;
4)主要是客觀地表述重要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語氣表達的客觀性較強。
2.2“結語”的詞義和内容
按《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結語”(即“結束語”),是指文章或正式講話末了帶有總結性的一段話。“結語”的英文是concluding remarks。
結語作為全篇文章的結束部分,主要考慮的是文章結構和内容的完整性,在結構上結語可以與開頭的引言相呼應,主要表達的是有關全文主要内容的總結性、概括性話語;結語并不能代替學術研究最終得到的結論。對采用“結語”作結尾的論文及結語本身所表達的内容進行分析,發現它具有如下特征:
1)專題論述類、綜合論述類論文且論文的篇幅較長時,采用“結語”作結束部分的居多;
2)試驗研究類論文也有以結語作結的,主要是因為“結論”内容已在“結果與讨論中”中表述,或研究結果确實未導出明确的結論,隻進行了必要的讨論;
3)結語一般不分條表述,一般沒有傳達定量信息;
4)結語内容較寬泛,是對全篇文章的總結性、概括性表述或進一步說明,例如:再次點明論題,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結果,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或局限性,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或指明研究的方向,闡明論題及研究結果的價值、意義和應用前景,對有關建議以及對相關内容的補充說明,等等;語氣表達的客觀性較結論弱,主觀性較強。
03
結論
1)基于對科技期刊論文“結論”與“結語”層次标題使用情況的考察及其具體内容特征的分析,可以認為“結論”與“結語”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
2)在科技論文寫作和編輯時,應根據論文結尾部分要表達的具體内容分别使用“結論”或“結語”作層次标題:當從研究結果确實得出了有重要價值的創新性結論,或者對相同論題的研究得出與别人不同或相反的結論時,應采用“結論”作層次标題;當未得出明确的研究結論,或結論已在“結果與讨論”中表述,而同時需要對全文内容有一個概括性總結或進一步說明時,尤其是要表達作者的某些主觀見解或看法時,用“結語”作層次标題比較适宜。
3)建議在有關科技論文編寫格式規範修訂中,補充上述有關内容并作必要的說明,以使期刊科技論文的内容結構和編排格式更加科學、合理。
本文來源: 《編輯學報》,2006(04),原标題《科技論文結論與結語的對比分析》;
作者:朱大明,防護工程編輯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社科學術圈整理。
社科學術圈
35萬 社科學者關注
學術路上 · 與你同行
長按掃碼可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