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8月10日發布數據流通科技創新系列成果,公布數據流通科創平台在産學研合作、标準化研究、共性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階段性成果,并為跨境數字信任、數據流通安全合規治理、國際數據與算力服務、國際金融數據服務和國際數字貿易服務等10家聯合實驗室揭牌。
數據跨境流動能有效提升經濟和貿易效率、促進數字貿易繁榮發展。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推進國際數據港、數據交易所和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設,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作為國家戰略重要承載地,臨港新片區正研究創新數據跨境流動領域的相關制度,積極推進國際數據産業發展和國際數據港建設。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副處長孫筱和介紹,依托“國際數據港”先試先行,新片區已實現首家企業通過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評估試點,建成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動國家(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投入試點運營。
據悉,此次揭牌的10家聯合實驗室将在跨境數據流通創新試點、國際數據服務、數字貿易、數據治理、數據安全評估以及國際數字信任體系建設等方面,大力推進新技術、新産業、新模式、新業務等創新研發,并進一步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引育相關行業龍頭企業。同時,跨境數科臨港科創平台與中機研标準研究院公司、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亨通集團、浦發銀行、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等高校、企業簽署26項合作協議,将攜手各方支持國際數據港建設,為數字經濟發展增強能力、注入動力。臨港新片區跨境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啟心表示,此次成立10家聯合實驗室,并與産學研機構合作,意味着各方将為後期共性技術研發、基礎設施建設、試點突破等提供底座和基礎平台,推動數字貿易生态圈建設。
發布會上,上海國際數據港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和上海國際數據港汽車數據聯合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将針對數據産業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前瞻性、關鍵性科學問題與核心技術進行探索,打造國際一流水平研究平台,推動産業合作發展。上海市技術标準創新基地(跨境數據流通)也宣布啟動,緻力于成為促進跨境數據流通标準化建設的新型智庫與支撐平台。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國際數據港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在現場發布了“國際數據港指标體系”,提出一系列量化分析指标,有助于準确掌握上海國際數據港建設進展、了解上海國際數據港的全球地位。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長丁波濤告訴記者,國際數據港建設涉及數據産業制度創新、數據跨境流動制度、知識産權保護等方方面面,指标體系涵蓋上海國際數據港發展指數、反映國際數據港核心運行體征的監測指标,以及與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國際數據樞紐城市的比較等,量化反映開放水平、市場活躍程度、産業發展等。
信息來源:文彙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