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的荷蘭是強大的,尤其是航海業。全世界的船有3/4都是荷蘭制造,并取得了"海上馬車夫"的美名。大航海時代是西班牙開創的,随後西歐各國紛紛跟風,葡萄牙最為輝煌,曾經與西班牙分庭抗禮,在天主教皇的支持下,兩國平分地球。英國則是後來居上,打敗了西班牙,成為了新一代的"日不落帝國"。而荷蘭則是在西班牙的統治中獨立了出來,荷蘭具有前瞻性,阿姆斯特丹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大港口,荷蘭也想從殖民擴張中分得一杯羹。
西班牙看上了白銀,葡萄牙看上了甘蔗和橡膠,英國看上了土地以及人口,而荷蘭則是看上了東方的香料,香料在歐洲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給食物保鮮和去腥。曾經的香料價格和黃金同等,主要的香料就是産自印度的胡椒和肉桂,歐洲是沒有這些香料的。
香料在印度經過了奧斯曼帝國,又經過了威尼斯,從威尼斯再傳到西歐各國,經過了層層陸運,導緻香料的價格比在印度時翻了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由于奧斯曼帝國的存在,導緻了東西方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礙。當時西歐各國為此痛苦不堪,都想着開辟一條新航線來進行東西方貿易。哥倫布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讓海上貿易成為了一種可能。
公元1560年,荷蘭人霍特曼在葡萄牙機緣巧合之下,曆時三年取得了前往印度的航海圖,霍特曼知道了葡萄牙人是繞過了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這樣到達印度的。公元1594年,荷蘭人組織了一次航海,289人乘四艘船,按照航海圖去印度進行香料貿易。經曆了重重艱難,購買了大量的香料返回荷蘭,回到荷蘭的時候僅剩下89人三艘船。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收益非常大,這次香料貿易使得收益達到了400%。
荷蘭人看到香料貿易利潤相當高,于是很多航海公司就像雨後春筍一般 在荷蘭出現了, 但是這些航海公司規模比較小,抗風險能力比較弱,相互競争導緻了利潤變薄,同時在香料貿易上需要于英國和西班牙這些國家力量建立的船隊進行競争,遠遠不是對手。
于是這些荷蘭小公司想到了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巨無霸公司,這樣就可以一塊取得香料貿易的利潤了。公元1602年,荷蘭14家航海公司聯合起來組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其實東印度公司在曆史上有很多個,英國也有,法國也有,本篇說到的東印度公司是荷蘭的。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曆史第一家股份制公司,14家公司都占有股份,荷蘭政府也占有少量股份,而且還發行了一些股票可以賣給荷蘭的普通市民,普通市民每年可以獲得公司的分紅,也就是股息。并且選出17紳士作為管理,稱之為董事會。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創了股份制公司的先河,并且擁有一套股份制公司的規則,具備了現代股份制公司的雛形。普通市民隻可以把股票賣給别人,而不能退給公司,為了方便市民與市民的交易,因此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證券交易所。
荷蘭政府對東印度公司采取支持的态度,并且給了東印度公司很多特權:
1.可以向其他國家發動戰争;
2.可以與其他國家簽訂條約;
3.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币;
4.可以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荷蘭政府把很多國家的職能都賦予給了東印度公司,于是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一帶建立了很多據點,在馬六甲海峽,爪哇群島甚至我國的台灣島,後來鄭成功趕跑了荷蘭人,其實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發現了我國的瓷器和絲綢,于是在進行香料貿易的時候,也開始貿易瓷器和絲綢,業務開始多元化了。東印度公司在曆史上存在了200年的時間,它的股價漲了100倍左右。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确實是一個良心公司,投資者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并且每年持續分紅,每年利潤的40%用來分紅。
在最高峰的時候,東印度公司的市值高達7.9萬億美元。大概相當于現在蘋果公司的2倍多,微軟公司的3倍。市值在近400年的世界史上位居第一,時至今日仍沒有被超越。
公元1799年,存在了200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了,那時的荷蘭已經日落西山,那個時代的輝煌是屬于大英帝國的。而荷蘭與英國進行了荷英戰争,并且以失敗而告終,荷蘭的國運一落千丈,經濟下滑嚴重。盡管東印度公司已經成為了過去,但是它曾經創造了很多輝煌,并且設立了很多開創性的制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